心跳驟停的搶救方法
心肺復蘇能否成功與時間有很大的關系,如果是在4分鐘內實施,成功率還有50%,每增加一分鐘,成功率就要降低10%。因此,遇到需要心肺復蘇時,第一目擊者要積極參與搶救,不要只打120急救電話,那樣會錯失搶救良機。心肺復蘇如何正確操作呢?
1、判斷心臟是否驟停
在災難現(xiàn)場,判斷心臟驟停的兩個主要指標:意識突然喪失,對呼喚、拍打等各種刺激均無反應;無呼吸或僅僅是瀕死樣喘息(倒氣)。
2、 準備心肺復蘇正確體位
把傷者仰臥在堅硬的平整地板上,并跪在患者一側,雙膝靠近患者的肩與腰之間。如果心臟驟停的患者是俯臥姿勢,施救者首先應將其轉為仰臥位,轉換體位時,應保持患者的頭、頸、脊柱整體移動。如患者口中有嘔吐物、活動義齒等異物,應立即清除,否則會阻礙稍后的人工呼吸。
3、胸外心臟按壓
胸外按壓的正確位置為胸部中央,即胸骨的下半部。先將左手的掌根置于患者胸部中央。右手的掌根置于左手的手背上,雙手十指相扣。上身前傾,雙臂垂直,雙手的肘部伸直,以自身的髖關節(jié)為軸,用上身的力量,將患者胸骨向下,也就是向脊柱方向按壓。按壓后即放松,使患者的胸廓充分回彈,放松時,手掌一定不能離開胸壁,要重復按壓和放松動作。胸外心臟按壓要保持一定的力道,每次按壓的深度,至少5厘米;按壓速度要快,至少100次/分鐘。
4、 開放氣道,人工呼吸
意識喪失后的患者很可能因舌頭后墜而阻塞氣道。采取仰額抬頦的方法開放氣道,即左手扶住患者額頭向上仰,用右手手指頂住患者下巴頦向上抬。深吸一口氣,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捏閉患者鼻翼,同時將嘴張大,并包住患者的口,將氣吹入患者口中。反復兩次,每次持續(xù)時間大約1秒鐘。吹氣時,能看到傷者的胸壁起伏。如果患者口唇受傷或牙關緊閉,救護者可稍用力上抬患者下頦,使患者口閉合,再將自己的口罩住患者鼻孔,將氣吹入患者鼻中。
5、按壓和吹氣循環(huán)進行
以最快的速度循環(huán)做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徒手心肺復蘇,一般是每做30次按壓,俯下身做2次人口呼吸。持續(xù)5個周期的30比2的心肺復蘇(約2分鐘)后,再次檢查患者的反應和呼吸。如患者仍無反應和呼吸,應重復以上步驟,繼續(xù)對患者進行心肺復蘇搶救,直到急救醫(yī)生趕到或患者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