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消除心理疲勞癥的方法嗎?
由于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導致白領精神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精神適度緊張是有一定益處的,但精神長期高度緊張卻是有害無益的。從心理層面上講,精神長期高度緊張,而又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調試放松,必然會導致焦慮、急躁不安、抑郁、心理障礙等心理問題。
你知道消除心理疲勞癥的方法嗎?
從生理層面上講,精神長期緊張,會引起人的內分泌功能失調,從而極易導致心血管、頭疼、消化(消化食品)系統(tǒng)疾病,甚至可能導致過勞死。 從最近的一次調查來看,目前我國白領約有70%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而在高血壓人群中約20%是35歲以下的白領。
所以作為高危人群,白領及時有效地調試緊張疲勞的心理,避免身心的過度勞累是必不可少的。
4種調試緊張疲勞心理的方法
1、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制定切合實際的追求目標,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白領之所以精神高度緊張,一方面是由于工作量確實大引起的,另一方面也和白領自身處理問題的態(tài)度和方法有關。如眾多白領以為只有拼命干,才能得到上司的賞識和加薪、晉升;還有的工作缺乏信心,常常擔心自己被抄魷魚,或被別人超過等等。
在工作方法上也有問題,如工作不分輕重緩急,事無巨細都親自干,工作效率低等。對此白領應學會應用統(tǒng)籌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在工作和生活上,應有明確界限,下班后就應充分休息,而不應還惦記著工作,多參加體力活動,以做到勞逸結合、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結合。
如果長期感到力不從心,白領就要重新為自己進行角色定位,重新評估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的價值目標,如目標過高,就應調整目標,以使自己的目標切合實際。
一些有工作狂傾向的人,應經常問問自己,“是工作為了生活呢,還是生活為了工作”;“是健康和生命重要呢,還是事業(yè)重要”;“以健康(健康食品)和生命為成本代價換取事業(yè)的發(fā)達值不值得”,以使自己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回到正常的生活、工作軌道上來。
復雜的人際關系也是誘發(fā)白領心理疲勞的因素,為此白領應積極調整與人、與單位的關系,讓自己、同事、單位處于一種良好的狀態(tài)中,以保持平衡的心態(tài)。
2、尋求外部的理解和幫助白領如產生心理問題,可經常向家人、知己傾訴,心理問題嚴重的可去尋求心理醫(yī)生的治療。尋找機會,參加有關心理學的培訓和學習,如美國和加拿大等國的許多大企業(yè)就要求員工參加工作壓力管理和減壓等心理訓練課程的學習,同時這些國家也要求企業(yè)提供學習、訓練的機會。
這也要求我國的有關部門和企業(yè)應為職工提供相應的心理學學習的機構和機會,以利于員工及時消除心理問題。
3、學會自我調試,及時放松自己,保持心理的平衡和寧靜針對精神長期高度緊張,白領應學會自我調試,及時放松自己。如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下班后泡泡熱水澡,與家人、朋友聊天;雙休日出游;還可以利用各種方式宣泄自己壓抑的情緒等等。
另外在工作中也可以放松,如邊工作邊聽音樂;與同事聊聊天、談談笑話;在辦公室里來回走走,伸伸腰;打開窗戶,臨窗遠眺,做做深呼吸等等。 同時在復雜緊張的工作中,應保持心理的平衡與寧靜,俗話說“心定自然涼”。這就要求白領應養(yǎng)成開朗、樂觀、大度等良好的性格,為人處事應該穩(wěn)健,要有寬容、接納、超脫的心胸。
4、增強心理品質,提高抗干擾能力,培養(yǎng)多種興趣,積極轉移注意力由于客觀原因,白領大多不得不處在一種工作壓力較大的狀態(tài)下,這就要求一方面要積極調試放松,另一方面白領也應積極增強自己的心理品質。
如:調整完善自己的人格和性格,控制自己的波動情緒,以積極的心態(tài)迎接工作和挑戰(zhàn),對待晉升加薪應有得之不喜、失之不憂的態(tài)度等等,通過這些以提高自己的抗干擾力。
生活中白領應有意識的培養(yǎng)自己多方面興趣,如爬山、打球、看電影、下棋、游泳等等。興趣多樣,一方面可及時的調試放松自己,另一方面可有效地轉移注意力,使個人的心態(tài)由工作中及時地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有利于消除工作的緊張和疲勞。
怎樣消除心理疲勞
換個角度看世界
我們之所以不能夠抑制沉浸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所發(fā)生的特殊的事情中,那是因為我們太過于在意并且關注著一些跟利益息息相關的目的,同時忽略了很多去發(fā)現和欣賞美好事物的機會,因此不妨換個角度去看看世界,你會收獲更多!
趕車上班,與其為那一個多小時的上班車程而憂心忡忡,倒不如把心思傾注于美麗清晨的每一個細節(jié)之中,也許一陣清脆的鳥鳴能讓你心情愉快,剛剛盛開的花朵能使你倍感神清氣爽。留一份好的心情帶到你的工作單位。
讓生活多一些變換
如果每天在單位中做著同樣的工作,回到家里還是按部就班地洗衣、做飯、收拾屋子,時間長了,必然會因為單調而感到疲倦。這時就需要開動腦筋,變換一下生活的方式??刹豢梢再I本菜譜,嘗試著做一些新鮮的菜肴,或是找點理由,偶爾全家人來一頓燭光晚餐。
你可能有每天定時定點看電視的習慣,但是你沒有每天定時的出去散散步或是運動一下的習慣,那么你可以試著把看電視的時間換成運動的時間。并且在節(jié)假日的時候全家一起出去旅游一次,放松放松,總之,只要是你能夠做到的,以前沒有機會嘗試的現在都可以去試一試,或許只要一個小小的改變就能夠讓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尋覓一兩個“閨中密友”
在我們煩惱的時候可能并不需要別人講太多的大道理,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希望心理上的郁悶與煩惱能夠一吐為快。所以,親密的“閨中密友”自然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部分。朋友的傾聽能讓你理清思緒,朋友的理解能給予你支持和鼓勵。試著找尋你的閨中密友吧。
工作不是你生活的全部
當我們在工作中遭遇挫折和打擊時,需要在別的方面得到恢復。如果成就感只來自工作,那么工作上的不順心,就更容易影響到情緒。和工作保持適當距離,建立一種平和的關系,正是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感受快樂。
表現幽默感與好心情
好的工作氛圍需要每個人的努力,比如交談、好心情、幽默感,還有每天交換帶來的小零食,都可以是快樂的開始。心理咨詢中心認為:“親密穩(wěn)定的人際關系是快樂與否最重要的因素。既然與親友在一起時,我們能找到快樂,那為什么要在工作中,放棄這種快樂呢?”
當然,這并不是讓我們成為辦公室里的抱抱熊,也不是讓我們對同事投入過度的感情。專家建議,笑能帶來心理上的奇效,同事之間應該多在一起找樂。笑永遠都是化敵為友的最好辦法。坐等別人主動示好,則是非常消極的。
向上司說出自己的需求
工作中最惱人的情況之一,就是上司似乎根本意識不到我們需要幫助,不要認為上司應該知道你的想法。
“如果對上司的要求有異議,大部分人會選擇沉默,避免沖突。”全球職業(yè)規(guī)劃師認為:“人們擔心表達不滿會破壞與上司的關系,損傷自己的利益,或令沖突無法收場。但忍受的同時又有很多怨氣無法排遣。”法國心理專家強調:“只要有必要,我們就應該有禮有節(jié),而且直率地表達想法。除非上司是個變態(tài)的虐待狂,否則坦誠的表達不會讓事情變得更糟。”
當然,我們必須分清,哪些“無法開口”的困難是真實的,哪些只是我們的想象。很多時候,為自己設置障礙的正是我們自己。因此在和上司談話前,一定要確定事情是否真的超越了你自己的能力范圍。不管是請求額外的幫助,還是讓上司理解你的努力,都是如此。
也許最糟的情況是壓力和自制成為一種習慣,我們都忘了自己還有需求。“我們應該學習關注內在的感覺,傾聽身體和心靈發(fā)出的聲音。”心理咨詢師指出:“當我們頭痛、煩躁、惡心、食欲不振或暴飲暴食時,也許就是該和上司談談的時候了。”
以上就是360常識網為你介紹的消除心理疲勞癥的方法。如果你也經常因為繁瑣的壓力和瑣事而感到心理疲勞,那么不妨試試介紹的這些方法來緩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