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心理健康 > 正文

周恩來總理有沒有什么困惑

2017-05-16 23:24:3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周恩來同志是許多人的楷模,但是他也有過自己的困惑,具體請看下文介紹

最近,翻看周恩來赴日求學(xué)的日記,對他初到東京時的記述,頗為感慨。1918年1月,周恩來19歲,已從天津南開中學(xué)畢業(yè),由于理科成績不好,剛剛經(jīng)歷過高考失敗的苦痛,不得不轉(zhuǎn)道東京,先學(xué)日語,準備參加日本春季夏季的兩次高考。周恩來有著遠大抱負,東渡日本那一刻,他寫下后來一度膾炙人口的名篇——“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然而,一切并不那么得心應(yīng)手,反而山窮水盡,這使19歲的周恩來顯得相當沮喪和自卑。

翻閱他這段時間的日記,大致可以讀出4個意思,甚是出乎后人意料。

一、是孤單。

1月2日清晨,周恩來焚好香,翻看媽媽的手抄詩遺墨,反復(fù)念了幾遍,感到非常難過。他推算著媽媽寫下這些詩的年代,是整整26年前,那時媽媽才15歲,而今卻已離世10年。媽媽去世時,周恩來只有9歲,想著九泉之下的媽媽是否還記得人間的兒子,他忍不住哭了。幾天后,八伯父去世,在1月9日的日記中,周恩來寫到,已經(jīng)3天沒睡好,不知家中亂成什么樣子,恨只恨身在海外,不能立刻回過,幫四伯父做事。但是轉(zhuǎn)念想,如果不來日本,只有中學(xué)文憑,能做什么大事?恐怕于家無補。他最后安慰自己,家事放在心上,時刻用功,爭取當年考上大學(xué),然后一步步向上,“有個報恩的日子”,而現(xiàn)在,橫下一條心,什么也不用管!

二、是渴望改變自己。

比如說,要硬起來,“煉鐵石心腸、鋼硬志氣,不為利動,不為勢屈”。值得注意的是,周恩來到日本3個月,因為沒有約束,人變懶了,1月的早晨很冷,他便懶得早起,睡過10點才起床。在1月3日的日記里,他發(fā)誓,一定要把“我這懶病”去掉??梢钥闯?,周恩來天性不十分剛強,也非一貫勤奮,后來我們知道的巨人周恩來,大致是后天修煉而成。

三、是為一無所成而羞愧。

1月23日夜晚,周恩來讀梁啟超文集,讀到“十年以后當思我,舉國如狂欲語誰。世界無窮愿無盡,海天寥廓立多時”,又快哭了。他推算梁啟超寫詩時的年齡不過28歲,聯(lián)想到自己已經(jīng)19歲,卻連求學(xué)的大門都進不去,不禁自慚形穢。那段時間,他常常覺得前途未卜,愧對先輩,特別是沒臉去見死去的爹娘。

四、是擔(dān)憂在日本重蹈覆轍,再次嘗到高考落榜的苦果。

1月29日,周恩來在日記中寫到,來日本已經(jīng)4個月,日文無任何長進,眼看春季高考將至,不由得心急如焚。日記的最后一句是:“用功呀,用功呀,時候不再給我留了。”

讀周恩來日記,了解他19歲時的迷茫心事,忽然間,覺得少年人的內(nèi)心世界如此相近:對外,人人雄心勃勃,內(nèi)心里,人人惶惑而自卑。由此,普通人也該生出一份自信,至少在人生某一階段,至少在某種際遇下,巨人與你我有著同樣的焦慮,甚至是更糟的境遇。1918年早春,周恩來報考東京高等師范學(xué)校,因為日文差而落榜。夏初,周恩來報考東京第一高等學(xué)校,同樣因為語言能力不足,再次名落孫山。他的最高學(xué)歷,是南開高中畢業(yè),單他的最高職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總理。他有著普通人的煩惱,但這并沒有影響他成為20世紀的軍政巨人。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