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 > 疾病預防 > 正文

急性腰扭傷針灸方法

2017-06-14 19:10:3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腰扭傷是很常見的,出現(xiàn)腰扭傷后,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否則會引發(fā)腰部其他疾病,同時對腰部活動也是會造成影響,治療腰部扭傷,藥物、按摩都

腰扭傷是很常見的,出現(xiàn)腰扭傷后,要及時的進行治療,否則會引發(fā)腰部其他疾病,同時對腰部活動也是會造成影響,治療腰部扭傷,藥物、按摩都是不錯之選,這些方法使用對身體沒有如何影響,那急性腰扭傷針灸方法也是很不錯的,針灸該如何進行呢,下面就詳細的介紹下。

急性腰扭傷針灸: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水溝(或左右旁開1厘米處)、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配穴:委中、命門、陽關、大腸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總伸肌腱兩側,腕背橫紋下1寸處,一手兩穴。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效果不理想時加配穴,均按損傷部位選穴。腰脊正中損傷:水溝,直刺1~2分,反覆捻轉,持續(xù)2分鐘;或水溝旁開1厘米處,左手拇、食指將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針,從左側進針,對側出針,來回拉動強刺激5~10秒。在上述針刺同時,醫(yī)者站于患者身后,緊扶患者腰腹交界處(章門、京門穴附近),幫助其活動腰部20次,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轉等。腰軟組織損傷(面積較小者):后溪,取對側或痛側,往合谷方向進針,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轉提插,強刺激2分鐘;或睛明,取痛側,針入0.5~1.0寸(宜緩慢進針,防止損及血管),得氣后輕輕捻轉,不可提插搗針。同時,亦如上法活動其腰部。腰軟組織損傷(面積較大,痛引脅肋者):腰痛穴,取對側,兩針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氣后,大幅度捻轉提插,強刺激2分鐘。并按上法活動其腰部。上述均留針15分鐘,運針1~2次。

如尚有余痛或疼痛減輕不明顯,深刺大腸俞,激發(fā)針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門、陽關及腰部壓痛最明顯處,針后加拔罐。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1、痊愈:疼痛消失,運動正常,能參加工作;2、顯效:疼痛基本消失,運動正常,偶有輕度疼痛;3、無效:治療前后癥狀無變化。

共治1418例,結果有效率為98.3~100%,治愈率達到59.4~83.1%[1,2]。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委中、阿是穴。

配穴:華佗夾脊、腎俞、志室、腰眼。

阿是穴位置:腰背部壓痛點在腹部之對應處即是。如壓痛點在督脈,即在任脈與痛點對應處取穴。

(二)治法

先囑患者俯臥硬板床上,雙手置于頭上部,術者雙右手拇、食指,在腰骶椎間及兩側腰肌逐一按壓,查出壓痛點。脊正中損傷:醫(yī)者用右手掌根放于壓痛點處,左手迭于右手光背上,輕輕按揉,乘患者呼氣時,用力猛按一至三下。然后先針委中,深刺至1.5寸,捻轉提插使針感傳至足;繼針華佗夾脊(取痛點二側之夾脊穴)和阿是穴,均瀉法不留針。腰軟組織損傷:委中,針法同上;阿是穴,施瀉法;酌選配穴,深刺,平補平瀉。亦不留針。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共治療701例(內含部分其他原因的腰痛癥),總有效率為95%~100%[3,4]。

頭針

(一)取穴

主穴:枕上正中線,枕上旁線。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腰部壓痛點(下同)。

(二)治法

上述穴位均取。先針主穴,用28~30號1.5寸長之毫針。正中腰痛以枕上正中線為主,兩側腰痛以枕上旁線為主,交叉取穴。針向下斜刺1寸左右,深度以達到帽狀腱膜為主度,并要求產生一定針感(多為酸、痛、脹),然后持續(xù)捻針2~3分鐘,捻轉頻率控制在100~150次/分之間,捻轉角度控制在360°~720°之間。同時令病人作腰部前屈、后伸、左右側彎及旋轉運動,留針20~30分鐘。如癥狀未完全緩解,可再捻針2~3分鐘。并在阿是穴針刺,得氣后提插捻轉2分鐘,使出現(xiàn)較強烈的針感,不留針或留針10分鐘。為鞏固療效,頭針可留1~2小時,或讓病人帶回家中自行取出。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75例(包括70例急性腰扭傷,5例腰椎間盤突出),結果痊愈48例,顯效27例,總有效率為100%[5]。

在對急性腰扭傷針灸方法認識后,治療急性腰扭傷的時候,都是可以根據(jù)以上方法進行,不過要注意的是,在對針灸的時候,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進行,而且針灸過程中,情緒一定要放松,不能過于緊張,否則對針灸會有影響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