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祭祀掃墓是很多地區(qū)都有的風俗習慣,一般來講一般新墳(即下葬后的三年里)多選擇在春分期間掃墓,舊墳多選擇在清明期間掃墓。大部分客家地區(qū)春季祭祖掃墓,都從春分或更早一些時候開始,最遲清明要掃完。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wǎng)一起了解相關知識吧!
本文目錄
1、春分上墳后清明還用再上一次嗎?
2、春分上墳好不好
3、春分為何晝夜等長

春分上墳后清明還用再上一次嗎?
一般來講春分到清明這段時間只要上了墳就不需要在上了,畢竟春分是包含在清明里面的,所以說從春分到清明節(jié)之間都是能用來上墳的時間,但禁忌清明節(jié)令后上墳,因為清明過后,祖輩墓門會在清明節(jié)那天關閉,后人送再多的東西也無法受用。

春分上墳好不好
春分上墳好不好沒有絕對這一說,因此最好還是等一個適宜的時機再去。例如春分過后不久就是清明節(jié)了,那時候和家人們一起攜帶供品去就是很不錯的。然民俗中有祭祖的傳統(tǒng),而且還會辦得很隆重,但一切要講究日子,這樣才能順利辦理。若是不適宜的時機去掃墓,祖先會認為這是后輩對他們的不敬,那恐怕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春分為何晝夜等長
春分包括春分點、春分日、春分節(jié)氣三個概念。春分點就是天文意義上的一個時間節(jié)點,即太陽直射點正好位于赤道上,且其趨勢是正向北移動時的那一剎那。此時,晨昏線剛好與地球經線相重合而沒有交角。春分日就是春分點那一剎那所在的那一天,一般是公歷的3月21日前後,前後不會超過一天。春分日是整個春天最中間的一天。春分節(jié)氣是指從春分日那天開始的半個月,即15天時間內的一段時間。
轉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