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劉細君:和親到哈薩克族的漢族公主
王昭君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其為漢匈交好立下的功績千古流傳。然而,中國歷史典籍第一位記載了姓名和史實的漢族和親公主劉細君,其生平事跡卻鮮有人知。王昭君與匈奴和親是在公元前33年,而劉細君遠嫁烏孫國(烏孫,即今哈薩克族的祖先,編者注)和親是在公元前105年,比王昭君早了整整72年。
被漢武帝選為聯(lián)姻對象 劉細君具有正宗的皇家血脈,是名副其實的漢室公主。其高祖是漢文帝劉恒,曾祖是漢景帝劉啟,祖父是漢武帝劉徹之兄劉非,父親是江都王(揚州當(dāng)時稱江都)劉建,史稱其為“江都公主”。劉建是個荒淫無道的君主,公元前121年企圖謀反未成后自縊,細君母以同謀罪被斬。當(dāng)時,細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難。
公元前117年,劉胥被封為廣陵王,派人找到了流落民間的侄女劉細君。細君氣質(zhì)超凡,美貌脫俗,機敏可人,深受廣陵王的喜愛。當(dāng)時,匈奴國勢力強大,漢、匈兩族的邊陲有30多個大小不等的王國,大多為匈奴所控制,只有烏孫國(今新疆伊犁一帶)擁兵近20萬,是西域諸國中最強大的王國,敢與匈奴抗衡,而且愿意與漢朝來往。公元前108年,西域烏孫國王昆莫向長安送來聘禮,請賜一位漢室公主為妻。漢武帝為聯(lián)合烏孫共同對付匈奴,同意聯(lián)姻。通過左挑右選之后,決定由劉細君出塞,擔(dān)此重任。
感天動地“手印石”
漢武帝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為劉細君送嫁的隊伍從揚州向著“去長安八千九百里”的烏孫出發(fā)了。車馬轔轔,華蓋亭亭,細君公主的車隊行走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土路上。前面已經(jīng)是靈璧境內(nèi),壁立山前,人踟躕,馬不前。劉細君下了木輪車,東望鄉(xiāng)關(guān),家鄉(xiāng)揚州已經(jīng)消失在看不見的遠方;西望長安,前面的路途,依然遙遠得望不到盡頭。她手撫巨石,久久不忍離去,時間過去了很久,劉細君手上的汗?jié)n居然在巖石上留下了一枚清晰的手印……
轉(zhuǎn)嫁王孫
劉細君嫁到烏孫后,牢記其擔(dān)負漢朝邊疆安寧的使命,“自治宮室居,歲時一再與昆莫會,置酒飲食,以幣帛賜左右貴人”,用漢武帝所賜的豐厚禮物,廣泛交游,在烏孫國的上層社會中巧妙周旋。
并因其知識淵博、多才多藝、不卑不亢而贏得了烏孫國上下的敬重。按照烏孫國的風(fēng)俗,國王死后,年輕的王后必須嫁給王室子孫為妻。老國王昆莫是烏孫歷史上一位杰出的君王,對細君備加寵愛。出于對細君長久幸福的考慮,他決定在自己生前就將細君轉(zhuǎn)嫁給王位繼承人,他的孫子岑陬軍須靡。但是這一極不符合漢家傳統(tǒng)禮儀、離經(jīng)叛道的決定令細君無法接受。在反復(fù)推脫不成的情況下,她上書武帝,請求在老昆莫去世后將她召回故土,葉落歸根。武帝接書后,內(nèi)心雖然很同情,但為了國家邊陲的安寧,下旨曰:“從其國俗,欲與烏孫共滅胡?!?/p>
得到漢武帝的旨意,細君反復(fù)思量后,向昆莫表態(tài)愿聽安排。在昆莫的主持下,細君與其孫岑陬軍須靡舉行了婚禮。不久,昆莫病故,軍須靡繼承王位,漢、烏兩國友好綿延60余載。細君和軍須靡生有一女,名少夫。
“居常思土兮心內(nèi)傷,愿為黃鶴兮歸故鄉(xiāng)?!眲⒓毦龑⑷?a href="http://redwood-bank.com/sh/"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生活的艱難悲愁都寫進了《黃鵠歌》中。她在烏孫只生活了5年便早逝。公主的付出換來了邊疆?dāng)?shù)10年的穩(wěn)定安寧,同時也給當(dāng)?shù)氐挠文撩褡鍘砹讼冗M的中原文化。那些牧人的子孫,就是今天的哈薩克族人。
細君公主漸漸從漢民族的記憶里褪去,成了模糊的一道背影,而哈薩克族人民卻永遠地記住了這位遠道而來的新娘。身在伊犁的哈薩克人都知道細君公主的故事,他們將她視作自己的奶奶!伊犁河谷的哈薩克族兒女會永遠懷著感恩與敬仰的心,將這位公主的故事傳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