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是兵符?還是催死符?
召回岳飛的十二道金牌真的是金的嗎?
南宋高宗紹興十一年(1141),趙構連發(fā)十二道金牌,令前線作戰(zhàn)的岳飛班師。君命難違,岳飛看著金光閃閃的令牌,痛心疾首、扼腕嘆息:“十年之功、毀于一旦!所得諸郡,一朝全休?!蓖辏瓮⒁浴澳氂小弊锩?,將岳飛父子殺害。
一直以來,人們都以為金牌就是趙構調(diào)兵遣將的令牌,嚴格講來這種認識有誤。十二道金牌并非令牌,而是一種以最快速度傳遞郵件的特殊標志物。
召回岳飛的催命符究竟是個什么東西,就此綜合史料記載為大家簡單地剖析一番:
兩宋王朝被人們譏為“弱宋”,完全是因為軍事始終是它的短板,加上外部民族矛盾尖銳,戰(zhàn)事頻繁,不得不施展金錢外交的手段,換取和平。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嚴峻的形勢迫使宋王朝高度重視軍事通信。在隋唐的基礎上,兩宋的郵驛制度有許多創(chuàng)新,以京城為中心,輻射邊疆地區(qū)的驛所、遞鋪林立,不僅有健全的遞鋪組織,而且嚴格了公文交接制度,郵驛根據(jù)軍事形勢的需要,開創(chuàng)性地設立了“急腳遞”制度。
南宋王應麟《玉?!吩啤翱拗?,在京者謂之邸;郵騎傳遞之館,在四方者謂之驛?!笨?,有宋一代的郵驛歸樞密院監(jiān)控,“驛館”負責來往人員的接待,“遞鋪”司職公文傳遞。
館驛與遞鋪的分立始于北宋初年,主要包括亭館驛舍等不同類型。其中館驛不在討論范圍,單講司職通信的遞鋪,宋代驛鋪分為步遞、馬遞、急腳遞三種。
步遞不但要負責普通公文的傳遞,還要負責官員、官府的物資,所以速度快不了,按規(guī)定“日行六十里”。
馬遞,顧名思義即騎馬傳遞,速度遠較步遞要快上許多,但因為所用馬匹都是軍隊淘汰下來的老弱疲瘦,不堪騎乘的,至多可日行三百余里。即便如此,在南宋初年間,因戰(zhàn)事吃緊,朝廷征用了驛馬對金作戰(zhàn),嚴重影響了馬遞的速度。
宋代急腳遞制度的設立雖晚,但卻最為重要。急腳遞其實是馬遞的升級版,步遞與馬遞間或要負責運輸物資,而急腳遞只負責公文的傳遞,規(guī)定日行四百里,晝夜五百里。影視文學中的“八百里加急”多屬臆造,彼時四五百里已經(jīng)是郵遞的極限距離,日行八百里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本來,急腳遞應該是是乘馬傳遞,但許多時候不得不用腳走傳遞,所以如此,一者因為崇山峻嶺、江河湖海間乘馬不便,二來可供騎乘的合格馬匹太少。
宋真宗在位初與遼關系緊張,雙方數(shù)次兵戎相見,為保障軍情暢達,故此設置了急腳遞。最初的急腳遞只傳遞軍事方面的公文,而且并不是在全國范圍內(nèi)設置的,許多時候是屬于戰(zhàn)時機構。金字牌急腳遞則出現(xiàn)在宋神宗在位時期:對交趾用兵,自京師至粵桂沿邊設急腳遞;對西夏作戰(zhàn)時,又于汴梁、延安間設置急腳遞。神宗對金字牌急腳遞非常重視,特意下詔“非緊切邊事,毋得擅發(fā)急遞?!倍摇傲顦忻茉焊凰烷T下省,止用金字牌發(fā)下”。
很多時候,宋神宗繞過宰相,直接利用金字牌急腳遞對前線軍事指手畫腳,這是為了加強皇權,肆意破壞政治制度的一種惡劣行徑。
王安石變法正處在緊要關頭,卻天旱不雨,全國多地青黃不接,面黃肌瘦的難民匯成洪流涌向汴梁。
人微言輕的鄭俠在汴梁任監(jiān)安上門,每天看在眼中的都是衣衫襤褸、骨瘦如柴的災民,心情沉重。本來無情的天災已經(jīng)讓難民流離失所,開封府的一些官員不顧災民死活,以影響市容為名驅(qū)之如豕羊。鄭俠見難民悲號饑啼之聲慘不可聞,心中更加悲憤難已。情知文字難以打動圣明天子,于是發(fā)揮所長,眼含熱淚,心情復雜的用丹青妙筆繪就一幅惟妙惟肖的《流民圖》。同時附上一道奏章,說明自己越職言事是“上畏天命、中憂君國、下憂生民”。鄭俠擔心自己人微言輕,上疏無法交到神宗手中,于是將奏疏和畫假稱緊急公文,私自發(fā)急腳遞送到銀司臺。
《流民圖》中典妻鬻子、輾轉(zhuǎn)掙扎的難民慘相深深震憾了神宗,他根本沒有想過就在天子腳下會發(fā)生這種慘絕人寰之事。史載,這一夜他失眠了——“反覆觀圖,長吁數(shù)四,袖以入,是夕寢不能寐?!?/p>
斟酌再三,神宗“乃詔開封府劾俠擅發(fā)馬遞之罪?!?/p>
因為民請命,鄭俠身陷囹圄,家也被抄,后世有詩感嘆道:“空懷憂國長沙淚,難繪鄭俠流民圖。”
趙構發(fā)往岳飛軍前的急腳遞金字牌為木制、“牌長尺余”,“朱漆刻以金書”,上刻“御前文字、不得入鋪”。為減少公文在遞鋪的停留時間,提高效率,金字牌急腳遞不進遞鋪交接,而是一路接力傳送,晝夜不停。沈括《夢溪筆談》載“不以晝夜鳴鈴走遞,前鋪聞鈴,預備人出鋪就道交受。”(鋪兵身披雨衣,腰系響鈴),北宋末年,因為連年戰(zhàn)爭國家郵驛系統(tǒng)遭到破壞,宋室南渡后,趙構為溝通中央與地方、后方與前線之間的通信聯(lián)系,在東南沿海及戰(zhàn)備要地建立了并屬于急腳遞的“斥堠鋪”與“擺鋪”。
斥堠原是邊境偵察、瞭望的哨所,南宋年間發(fā)展成為集瞭望、偵察、郵驛為一身的急遞通信組織,具有半軍事性質(zhì);擺鋪是斥堠鋪逐漸廢弛后出現(xiàn)的補充機構,同樣是因軍事通信的需要而設置。
金字牌急腳遞在宋代,要求風雨無阻、晝夜兼程,如果耽擱了時間,不滿一個時辰的笞五十,一個時辰的杖八十,耽擱時間太久最高可判三年徒刑。因此金字牌急腳遞一路打馬如飛,白天鳴鈴、夜晚舉火把,任何行人車輛都必須為它讓路,否則撞死活該。因此人們一見到金字牌急腳遞,避之惟恐不及。
北宋年間的驛鋪相隔距離為十五里,南宋則縮短為九里至十里(每鋪五人),所以如此,是因為戰(zhàn)事頻煩,每天來往公文太多,驛卒疲于奔命,無奈之下,宋廷只好縮短距離、增加人手,以免公文積壓影響行政效率。
急腳遞除了有金字牌之外,在南宋年間又新增了黑漆白粉牌、雌黃青字牌、黑漆紅字牌等數(shù)種,本來是為緊急文書的優(yōu)先傳遞,結果五顏六色的符牌泛濫,反而影響了正常的郵驛制度。
據(jù)《宋史-岳飛傳》記載,秦檜以趙構名義,“一日奉十幾金字牌”召岳飛班師。對于這個記載,個人覺得應為史家為尊者諱之舉,趙構對秦檜既要利用,也要提防,利用他做一些自己不便拋頭露臉的事情應該有,但絕不會讓秦檜越俎代庖發(fā)金字牌。
君權天授,神圣不可侵犯,誰動這塊大奶酪,就算是天王老子,天子也會六親不認的跟你翻臉,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伴君如伴虎。
對岳飛含冤而死之事,明代詩人李東陽寫了一首名為《金字牌》的詞感慨道:“金字牌,從天來,將軍慟器班師回,士氣郁怒聲如雷。震邊陲,幽薊已覆無江淮。仇虜和,壯士死,天下事,安有此,國亡之,嗟晚矣?!?/p>
隋唐郵驛皆由百姓充任,而宋代的快遞小哥都是在編的兵卒。北宋國土面積遠不及唐,但郵政事業(yè)空前發(fā)達,僅遞鋪的數(shù)量就是唐開元盛時的三倍,達到5000多處。南宋雖是半壁江山,也有3000處以上。宋代遞鋪除了傳送官方公文,還傳遞私人信件,這在中國驛傳制度史上是一個劃時代的進步。
宋的郵驛制度為元明清所沿用,明末內(nèi)憂外患,財政捉襟見肘,明廷上下絞盡腦汁地籌錢,想出了減員節(jié)流裁減驛卒的安天妙計,全國各地無數(shù)驛卒成為下崗者。自稱是西夏皇室后裔的下崗驛夫李自成揭桿而起,部屬發(fā)展到百萬之眾,最終攻克北京,推翻了明王朝的腐朽統(tǒng)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