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繼位之謎 為何康熙欲要傳位給他?
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冬,康熙皇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1722年)在北京西郊的暢春園去世。從官方記載來看,康熙“賓天”時留有遺詔:“雍親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貴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統(tǒng)。著繼朕登基,即皇帝位。”幾天后,皇四子胤禛正式登基,改次年年號為雍正。
這份遺詔的原件今天還能看到。但是,從它宣示之日起,就有人對其真實性表示懷疑。與此同時,有關雍正篡位的傳說也在悄悄地流行。
人們最熟悉的說法是:遺詔中本來寫的是“傳位十四子”(十四子即胤禛的同母弟胤禎,后改名胤禵、允禵),而胤禛或許買通了親信隆科多,讓他在康熙帝彌留之際篡改了詔書。具體的篡改內容,也有好幾個版本。一種說法是在“十”字加上一橫一勾,改成“于”字,變成了“傳位于四子”;
還有一種說法,筆畫添得更多一些,把“十”字變成“第”;第三個版本是說在改掉“十”字的同時還改了名字,說遺詔的原文是“傳位十四子胤禎”。“禎”是“禎”的古寫,與“胤禛”的“禛”只有一筆半之差,略作改動,“胤禎”就變成了“胤禛”。
雖然篡改詔書之說甚為流行,它卻是很容易被駁斥的。
首先,“于”的繁體字為“於”,雖然我們不能完全排除“傳位於四子”寫成“傳位于四子”的可能性(古文常有用簡體字的),但像發(fā)布傳位詔書這樣的大事,在清代中前期是不可能只寫漢字而不寫滿文的(興許還附有蒙文),將漢字的“十”改成“于”固然容易。
但把滿文和蒙文的“十”改成“于”就不那么容易了。其次,“四子”、“十四子”的稱呼不夠規(guī)范,清代皇子一般都稱“皇某子”,也就是說,所謂“傳位十四子”的規(guī)范寫法應該是“傳位皇十四子”,而在這種格式之下,如果將“十”字改成“于”,就成了“傳位皇于四子”,根本講不通。
盡管篡改康熙遺詔之說并不可信,這卻并沒有影響到胤禛“奪位”之說的傳播。那么,胤禛的皇位,到底是得來甚正,還是得來不正呢?這還得從康熙兩立兩廢太子說起。
康熙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六十一年里,智擒鰲拜、平定三藩、統(tǒng)一臺灣、驅逐沙俄、大破準噶爾,開創(chuàng)了康雍乾盛世的大好局面。對于康熙帝來說,一生中最頭疼的事,恐怕就是皇位繼承人問題了。
康熙十四年(1675年),剛滿一周歲的二阿哥胤礽被冊立為皇太子,那時,康熙自己也才二十歲出頭。胤礽之所以這么早就被封為太子,一是因為他出身高貴,母親是康熙的結發(fā)妻子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
按照儒家正統(tǒng)觀念,他是貨真價實的“嫡長子”;二是赫舍里氏在生胤礽時難產而死,痛失愛妻的康熙特別看重這個孩子,才早早地就立為太子?;侍娱L大后,文通滿漢,武熟騎射,深得康熙的寵愛,常被委以祭祀、監(jiān)國等重任。
但是,這位備受寵愛的皇太子逐漸養(yǎng)成了驕縱和暴戾的性情,動不動打人罵人、索要東西。后來,由于“父皇”康熙一直很健康,絲毫沒有讓位之意,皇太子逐漸顯露出了崢嶸面目。
有一次,康熙在親征噶爾丹的歸途中生了病,十分想念皇太子胤礽,特召他至行宮探視,但胤礽在侍疾時毫無憂戚之色,很讓康熙不悅。后來在行軍的途中,胤礽卻經常在夜晚逼近康熙所居的布城(幃幄),扒裂縫隙。
探頭探腦地向里窺視,不知意欲何為……終于有一天,康熙忍無可忍,當著文武百官的面令胤礽跪下,一邊哭著一邊數其罪狀,越說越氣,竟至哭倒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