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zhàn)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諸葛亮去世后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祎死后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xù)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劉禪投降后,想匡扶漢室,起義失敗,姜維與鐘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姜維究竟是不是諸葛亮指定的繼承人呢?
118 ℃很多人都認為諸葛亮是姜維的授業(yè)恩師,是他指定的繼承人,因為不但《三國演義》中有諸葛亮臨死前將兵書傳給姜維的描寫,更加重要的是姜維戰(zhàn)
?揭秘三國下場最悲劇的降將 姜維暫居第二
191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之中,名將輩出,猛將比比皆是,當然也少不了降將這么一個角色。各大諸侯爭鋒,武將之間選擇投降的
?姜維為何成為諸葛亮接班人?難道是蜀中無大將
184 ℃蜀國自建立之初,就一直是三國之中最羸弱的一個國家,諸葛亮終其一生,也沒有達成一統(tǒng)天下,恢復漢室的愿望,而在諸葛亮之后,接過蜀國大旗
作為蜀國后期的頂梁柱,姜維在蜀國滅亡后還進行過一次復國的努力,他詐降鐘會,試圖挑動小鐘謀反,再利用離間的手段殺掉鄧艾和鐘會,從而達
按照隆中對的戰(zhàn)略設想,劉備一方的戰(zhàn)略規(guī)劃是跨有荊益,然后兩路出兵,一路是從荊州北伐,直指宛洛,一路是從以漢中為基地,進取關中。同時
?歷史姜維真的是諸葛亮的接班人嗎?
114 ℃姜維,一個魏國的小將領,投降蜀國后,因為才華和羌族血脈,被諸葛亮留在了身邊,此后,經(jīng)歷三任領導,憑借多次北伐,官居大將軍,達到了降
?諸葛亮臨終前為什么不讓姜維做接班人
187 ℃在《三國演義》里,姜維是諸葛亮的得意弟子,臨死之時諸葛亮把自己畢生所學盡授予姜維,對他寄予了厚望,但讓人意外的是姜維并沒有作為諸葛
?諸葛亮用人最大的失誤是看錯姜維嗎?
111 ℃其實諸葛亮在用人上的最大失誤既非馬謖又非魏延,而是姜維。姜維的才干,在蜀國后期確實比較突出,但卻只有邊帥之能,遠非宰輔之用。諸葛亮
?是因為三國謀士諸葛亮選錯姜維致蜀國滅亡嗎?
130 ℃導致蜀國滅亡的原因錯綜復雜,但軍事的失敗無疑是致命的,姜維決策失誤,是蜀國迅速土崩瓦解的最直接動因。所以說,姜維并非挽狂瀾于既倒、
?三國諸葛亮為何要招降蜀漢時期的名將姜維?
151 ℃諸葛亮是為三國第一謀臣,他的智慧非常人能及。姜維是蜀漢時期的名將,他曾是蜀漢的降將。那么,諸葛亮為何要重用姜維呢? 諸葛亮第一次北
?蜀國后期無將才?他好比諸葛亮和姜維的合體
191 ℃蜀國后期人才匱乏,所以有句話叫“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但細細看來,蜀國后期還是不乏優(yōu)秀將領的,比如張嶷。張嶷是巴郡南充國人,他
?姜維窮盡一生北伐只為報答“丞相”的知遇之恩
137 ℃姜維是失敗的英雄,窮其一生進行北伐,為了追逐遙不可及的夢而獻身,雖然自己身心俱疲,別人看著也感到不舒服。但這種矢志不渝的精神卻是怎
?三降將姜維為何能當上諸葛亮的接班人?
61 ℃對于三國人物姜維,很多人認為蜀漢是敗在他手上了,也因此認為諸葛亮在選接班人是犯了個大錯,因為姜維除了那點點軍事才能外就一無是處了。
?揭秘諸葛亮的另一個接班人是被姜維害死的?
171 ℃在歷史上,諸葛亮親自指定的接班人有兩個:一個是蔣琬,另一個是費祎。 根據(jù)史書《益部耆舊雜記》記載:諸葛亮臨終前,劉禪派特使孫德問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