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專區(qū)首頁 > 歷史專區(qū) > 探花
探花

探花

“探花”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中對位列第三的進士的稱謂。與第一名狀元,第二名榜眼合稱“三鼎甲”。在唐代的科舉時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疤交ā弊鳛榈谌说拇Q確立于北宋晚期。也有人認為開始于明朝,據(jù)清人趙翼的《陔余叢考》推測,大約從明朝開始,狀元專指殿試第一名、榜眼專指第二名、探花專指第三名,才最終成為定式。時至今日,“探花”的稱呼仍歷久不衰。

探花
8篇文章   1/1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據(jù)說,康熙皇帝曾經(jīng)以“龍兒”為名,參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 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個著

要解釋這個問題,首先要說明——花榮是宋江的第一心腹。 若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網(wǎng)羅人才,宏觀層面的規(guī)劃與策劃能力,在梁山無人能超過

年少俊美“探花郎”!第一名為什么叫狀元?來源:講歷史 2016-10-14 09:12:14 責編:Ad?a人氣:13字號:小號|大號【內(nèi)容導讀】今年的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據(jù)說,康熙皇帝曾經(jīng)以“龍兒”為名,參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 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個著

現(xiàn)在的年輕學子常常為需要回原籍參加高考而憤憤不平,殊不知,160年前,有個名叫張之洞的少年也遇到過同樣情形,其父張瑛在貴州興義做知府

狀元是中國古代科舉考試——殿試進士的第一名。它為什么叫“狀元”而不叫別的呢?原來,唐朝的科舉考試結(jié)束后,要由主考官將錄取檔案交到門

“探花”一詞始創(chuàng)于唐朝。 殿試取中的前三名進士,分別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 殿試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為定制。唐武則天時

今天是一年一度高考的日子。二百年前,據(jù)說,康熙皇帝曾經(jīng)以“龍兒”為名,參加科考,并且高中探花。 作為“千古一帝”的康熙大帝,是個著

《 好內(nèi)容一定要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