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文史百科 > 正文

為什么古代有的兒子被立為太子 母親就要自盡?

2017-01-03 19:42:0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古代宮廷,嬪妃的地位與能否為皇帝生下皇位繼承人有很大關(guān)系。但有一段時期,嬪妃并不愿意生兒子,因為她們不但不能母憑子貴,而且還有可

在古代宮廷,嬪妃的地位與能否為皇帝生下皇位繼承人有很大關(guān)系。但有一段時期,嬪妃并不愿意生兒子,因為她們不但不能母憑子貴,而且還有可能引來殺身之禍,北魏時期就是一個典型。在北魏的法律里有一條很嚴格的立子殺母制度,立某皇后或者嬪妃的兒子為太子后,即賜母親自盡。

此法始于漢武帝。西漢武帝年事已高,欲立年幼的劉弗陵為太子。但是劉弗陵的生母鉤弋夫人正值盛年,武帝擔心自己死后會出現(xiàn)女主專權(quán)的局面,便下令將她處死,鉤弋夫人臨下殿前還盼著皇帝回心轉(zhuǎn)意。但漢武帝卻狠心道:“趕快走,你活不成了!”鉤弋夫人的死,百姓都為她感到悲傷。便漢武帝卻說:“從前國家所以有變亂,大都是由于君幼母壯的緣故。女主驕慢放肆,無人能禁止,難道你們沒有聽過呂后嗎?”

到了北魏時期,立子殺母成為一項法律制度。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儲君的嬪妃都要被賜死,并且此制實行了七代,歷一個世紀之久,不知犧牲了多少位無辜的母親。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