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治清算多爾袞的原因 痛恨母親孝莊與其有染?
順治皇帝將此歸罪于多爾袞,肯定有他的道理。從多爾袞的角度看,將他們母子隔開,固然有皇家制度的因素在,不過,他和孝莊之間的私情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順治三年正月,已經(jīng)牢牢控制住朝局和全國大部分地區(qū)的多爾袞,任命在小皇帝第二次登基時恢復(fù)了肅親王爵位的豪格為新的靖遠大將軍,前往四川對付張獻忠。當(dāng)年十一月,在四川南充地區(qū)的鳳凰山金山鋪,張獻忠主力被豪格擊敗,張獻忠本人也被一箭射死。
從此,這兩支號稱具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大軍的農(nóng)民軍,大體星散。李自成、張獻忠的一部分部下與明朝殘余力量合流,試圖共同抵抗咄咄逼人的清軍。無奈,強弩之末,不能穿縞,他們再也沒有能夠形成足夠的力量。而多爾袞則十分順利地實現(xiàn)了各個擊破的總體戰(zhàn)略目標。中國,在他的手里大局已定。
在此期間,清朝迅速完善各種規(guī)章制度,除軍事上以八旗制度為其根本之外,其余幾乎全部沿襲了明朝的制度設(shè)計。多爾袞率大軍入關(guān)時,一再宣稱自己的天下是得自李自成,而不是奪明朝之天下。與此異曲同工的是,順治三年,以順治皇帝的名義作序,將朱元璋的《洪武寶訓(xùn)》頒行天下,直截了當(dāng)?shù)刈哉J為是明朝的繼承人,將與天下共同遵守大明祖訓(xùn)。這是中國歷史上改朝換代時從未有過的景象,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收拾人心的功效。
這種情形也直接影響到了小皇帝福臨的日常生活。譬如,按照大明祖制,皇家子女出生后,不能由親生母親撫養(yǎng),要交由宮中女官、乳母、宮女、太監(jiān)和師傅們養(yǎng)育輔導(dǎo)。到北京后,孝莊皇太后住進了慈寧宮,七歲的福臨大約是住在位育宮,他只能和母親分開來自己單獨住。
多年以后,早已把死后的多爾袞修理得體無完膚的順治皇帝,仍然充滿怨恨地談到,多爾袞攝政時,自己和皇太后要分別居住在不同的宮室里,經(jīng)常要幾個月才能見上一面,以至于皇太后時時牽掛,特別難受。
順治皇帝將此歸罪于多爾袞,肯定有他的道理。從多爾袞的角度看,將他們母子隔開,固然有皇家制度的因素在,不過,他和孝莊之間的私情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
今天,我們已經(jīng)很難知道多爾袞與孝莊皇太后之間的情愫,究竟是怎樣的情形。福臨長大后,性情偏執(zhí)強烈,形成嚴重的分裂型人格,和自己母親孝莊皇太后的關(guān)系也惡化到幾乎無法彌補的程度。從一般心理學(xué)規(guī)律判斷,這種情形,必定和他童年與少年時期的成長經(jīng)歷密切相關(guān)。而多爾袞和孝莊皇太后的關(guān)系,可能使他受到過極大的刺激。這應(yīng)該是他切齒痛恨多爾袞的最重要原因。
隨著年齡越來越大,福臨可能日益感受到了多爾袞龐大權(quán)勢的威壓。
福臨在北京第二次登基后,便頒布詔書,認為多爾袞的功德與輔佐周成王的周公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加封多爾袞為“叔父攝政王”,命令為他立碑以紀念這些功德。福臨還封另一位輔政王濟爾哈朗為信義輔政叔王,從此,濟爾哈朗不但在實際上,而且在名位上也正式退居到了多爾袞之下許多。
第二年初,陜西道監(jiān)察御史趙開心上疏,認為“稱號必須正名”。叔父攝政王是皇帝的叔父,只有皇帝可以這樣稱呼,若大家都這樣叫,就沒有了上下尊卑之別。因此,應(yīng)該在“叔父攝政王”前面加一個“皇”字,以便讓天下臣民知道,此“叔父”非彼“叔父”也。于是,帝國政府機器又緊急開動,規(guī)定從今而后,一切形諸文字時,都必須稱“皇叔父攝政王”,在一切儀注禮節(jié)上,皇叔父攝政王都只比皇帝略少一點點,而遠高于其他王公大臣。
順治三年五月,多爾袞將所有信符收到王府管理。這是調(diào)遣全國軍隊的唯一憑證,本來是唯有皇帝才有權(quán)力獨握的軍國至重之器。多爾袞的理由是,這玩意兒收藏在大內(nèi),一有調(diào)遣,太不方便。于是,將其拿到了自己手里。
多爾袞死后,這件事被當(dāng)成他心懷不軌的證據(jù)之一。其實,恰恰是這件事,方才表明多爾袞真的沒有謀奪皇位的心思。想想看,從拿到調(diào)動全國軍隊的兵符軍權(quán),到多爾袞死去,其間間隔了四年半時間。在這么長時間里,多爾袞要想奪位,恐怕是沒有人能夠攔得住他的。有人認為,是因為代善健在,他的號召力及其兩紅旗導(dǎo)致了多爾袞不敢輕舉妄動。其實,這個理由大約同樣很難成立。代善是在順治五年十月死的。這一年,豪格已經(jīng)死去,濟爾哈朗的輔政王之位也在前一年被多鐸取而代之。即便在這種政治、軍事勢力完全一邊倒的情勢下,在兩年多時間里,仍然沒有任何堅強的證據(jù),能夠證明多爾袞曾經(jīng)有過謀取皇位的行動。
多爾袞死后,曾經(jīng)深受他信任和重用的蘇克薩哈出面控告他心懷不軌,其實是一種為人所不齒的投機行為,投合了福臨對多爾袞的痛恨,從而,開始了對多爾袞的清算。
對此,倒是福臨的曾孫子乾隆皇帝看得更清楚。作為皇帝,他很明白,多爾袞要是想謀取皇位,早就在握有軍權(quán)時做這件事了,哪里要等到死后去陰間來做?于是,我們就有機會看到一個特別熟悉的字眼,乾隆皇帝為多爾袞全面平反昭雪,并在他那個睿親王中間,還為他加上了一個“忠”字。實事求是地說,多爾袞還真是當(dāng)?shù)闷疬@個字眼。九泉之下有知,多爾袞大約會把這個重侄孫子引以為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