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宮紫禁城竟沒一個廁所 慈禧老佛爺如何解決內急
紫禁城,也就是現在的故宮,很多人可能都去過。我們現在去參觀,半天趕下來那是走馬觀花,認真轉一遍至少要一天。紫禁城占地72萬平方米,有房屋9000多間。
可是,離奇的是,在這偌大的紫禁城,以前竟然沒一個廁所。
照我們通常的理解,這種地方肯定到處是廁所,太后、皇帝、后妃們內急了可以隨時隨地解決,就像我們現在的住房一樣,動輒就是幾室?guī)仔l(wèi),恨不得一個房間帶一個衛(wèi)生間。
如果你真要這么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事實上,整個紫禁城里根本就沒有一個廁所。
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皇帝居住的地方,竟然沒有廁所,那內急了怎么辦?
不要著急,你想皇帝能難為自己么?紫禁城沒有廁所,但不代表不能方便。在紫禁城里,方便就直接用便盆或馬桶。
為什么不建廁所呢?是因為那個時代沒有現在的抽水馬桶,又沒有自來水,如果這里搞個廁所,那里搞個廁所,涼風襲來,廁所處處飄香,那不是大煞風景。
所以,為了防止臭,干脆不建廁所,便便直接入盆入桶。
那么,這樣就可以防止臭了么?
事實上,的確可以。據清朝宮女、太監(jiān)的回憶,紫禁城里用的便盆里面鋪著特制的香灰,那香灰蓬松無比,便便一入盆,立馬滾入灰中,看都看不見,又怎么會臭。
而且,有一幫人是專門清理排泄物的,隨時將排泄物清理到特定的所在,然后運走。這樣就能保證紫禁城既無廁所,又無臭味。
在沒有抽水馬桶的時代,這樣的處理方法實在不失為環(huán)保之舉。既節(jié)約了水資源,又根除了污染源。
同樣是便盆、便桶,皇帝、皇后、太后所用的卻與普通人的不同。在這種小事上,也體現著帝王家的奢華。清朝皇室人員所用便桶稱“官房”。他們所用的官房,往往特制而成,木質、圖案,及里面所用的香灰,無不與眾不同。
比如慈禧老佛爺要小解了,一個示意“傳官房”,就有一個專門負責慈禧老佛爺的便盆的太監(jiān)頭頂官房一路小跑奔過來。那官房用黃云龍?zhí)装?,被太監(jiān)頂在頭上,不知道的還以為是什么寶物。
太監(jiān)跑到門口跪下,說聲“官房到”,慈禧的貼身宮女就把官房從太監(jiān)頭上接過去,抱到內室。另一宮女就趕緊在地上鋪上另一黃綢鍛,官房放上去,宮女把蓋掀開,里面早已放好了經過特殊處理的香灰,蓬蓬松松。
慈禧老佛爺晚年患有痢疾,可想而知她每次傳官房一定非常著急,但她是有身份的人,決不能在太監(jiān)宮女們面前丟臉。一定是努力憋著故意顯得從容。她身邊的宮女當然知道主子的心情,一切以最快的速度準備好。有人解衣,有人備紙,有人熏香,一個個如臨大敵。
宮女們把官房擺放好,慈禧太后這才騎上去便溺。等老佛爺內急解決,長舒一口氣,大家繃緊的弦這才松開。
有人說老佛爺解決完還有太監(jiān)、宮女擦屁股,這個是否真實還有待考證。據她的貼身宮女回憶,起碼可以排除太監(jiān)。這種私密性很強的事情,太監(jiān)只能在門口候著。不過,至少可以肯定,她方便時,伺候的人有一大幫。
老佛爺用的手紙也是極講究的。一般是用精加工的細棉紙。宮女們把裁剪好的手紙放好,口含清水,均勻地噴在紙上,讓紙略略潮濕,然后再用熨斗兩面熨平。這樣就讓紙更加平整而沒有毛躁的感覺,擦起來感覺更好。加工紙的過程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單噴水一項,沒有個一年半載的訓練都噴不好。
慈禧老佛爺用過的官房有很多個,現在故宮還保存的有,一些民間的收藏家也有收藏。單從上廁所的奢華來看,大清朝都是遲早要亡的節(jié)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