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大唐睢陽保衛(wèi)戰(zhàn) 靠吃人肉堅守半年多城池

2017-02-28 16:54:0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安史之亂,讓一個強大的唐帝國瞬間由盛轉衰。以前主動出擊的唐帝國,變成一個只會被動挨打的懦弱政權,曾經(jīng)誕生過中國歷史上最能上陣單挑皇

安史之亂,讓一個強大的唐帝國瞬間由盛轉衰。以前主動出擊的唐帝國,變成一個只會被動挨打的懦弱政權,曾經(jīng)誕生過中國歷史上最能上陣單挑皇帝的李氏家族,繼承者們也更習慣了被叛兵追的東奔西跑。

正是在此過程中,唐王朝歷史上三次最慘烈的城市保衛(wèi)戰(zhàn)相繼發(fā)生,今天就先說說睢陽保衛(wèi)戰(zhàn)。

這是一個很多人耳熟能詳?shù)墓适隆?/p>

唐肅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張巡撤出雍丘后,率眾沿睢陽渠向南撤退,當時他只有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陽(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qū)南)與太守許遠,及城父縣令姚閻合在一起。

之后,他們派部將雷萬春、南霽云等領兵北上抗擊叛軍,并在寧陵北擊敗楊朝宗,斬叛將20人,殺敵一萬余人,投敵尸于睢陽渠中,渠水為之不流。

楊朝宗幸免一死,連夜逃去。這次戰(zhàn)后,張巡接到朝廷詔書,被封為主客郎中,兼河南節(jié)度副使。此戰(zhàn)史稱睢陽之戰(zhàn)又或睢陽保衛(wèi)戰(zhàn)。

睢陽地當睢陽渠要沖,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年(757年),安祿山死后,其子安慶緒派部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兵力與楊朝宗合,共十幾萬人,進攻睢陽。

面對強敵,張巡、許遠激勵將上固守,從早至午,接戰(zhàn)20余次,士氣不衰。許遠自以才能不及張巡,推張巡為主帥,而自己管籌集軍糧和戰(zhàn)爭物資。

張巡任主帥后首先清除了內(nèi)部叛將田秀榮,然后率軍出城主動襲擊叛軍,將叛軍打得大敗而逃,并繳獲了大批車馬牛羊。

張巡把這些戰(zhàn)利品都分給了將士,自己分毫不要。這次大捷之后,朝廷拜張巡為御史中丞;許遠為待御史;姚訚為吏部郎中。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起兵叛唐的安祿山被其子安慶緒殺而代之。成為叛軍首腦的安慶緒,將其戰(zhàn)略重點瞄向了還沒遭戰(zhàn)火侵蝕的江南半壁河山。

也是,他派遣手下大將尹子琦率同羅、突厥、奚等部族精銳十幾萬人,進攻江南半壁江山的屏障睢陽。

睢陽太守許遠知道自己根本不會指揮作戰(zhàn),于是邀請正在雍丘縣屢次挫敗叛軍的張巡前來支援。

只不過,面對13萬叛軍,張巡和許遠兩軍相加也不過6千余人。好在,張巡足智多謀,許遠保障后勤有方,南霽云、雷萬春等將士舍生忘死,取得了一次次作戰(zhàn)的勝利。

正月,尹子琦率軍達到睢陽城下,自以為憑借人多勢眾可以一舉攻下睢陽。讓他想不到的是,雖然他在16天的時間里發(fā)起了無數(shù)次進攻,有時一天就發(fā)動20余次攻擊。

結果是,叛軍損失2萬多人,卻沒有越雷池半步。損兵折將的尹子奇,只好采取圍城的辦法,企圖迫使城內(nèi)軍民在缺糧少吃的情況下不得不投降。

不過城內(nèi)軍民,沒有在叛軍的圍困面前膽怯,依然堅守城池。張巡更是利用叛軍長期鈍兵于堅城之下,師老無功的疲憊心態(tài),屢次組織精銳部隊進行偷襲和反擊。

三月,張巡大犒士卒,然后率軍出城直撲叛軍核心陣地。自以為兵力強大的叛軍并沒有將這股小小的唐軍放在眼里。

結果交手后發(fā)現(xiàn),這支唐軍都將生死置之度外,無不以一當百。叛軍在唐軍的攻擊下潰散而逃,損失戰(zhàn)將三十余人,軍兵三千多人。

損失慘重的尹子奇,有一個優(yōu)勢,那就是可以隨時呼叫援助。連續(xù)幾次交戰(zhàn),損失了幾萬人馬,沒問題,去找安慶緒要。為了能奪得江南半壁江山,安慶緒也是拼了老本,再次調(diào)集數(shù)萬人馬給了尹子奇。

讓尹子奇沒想到的是,就在他剛剛軍力得到補充么幾天,張巡就給了他一個當頭棒喝。

一夜,叛軍突然發(fā)現(xiàn)睢陽城內(nèi)的唐軍鳴鼓整隊,似乎要準備發(fā)起攻擊,于是立即開始排兵布陣準備迎戰(zhàn)。結果叛軍剛剛部署完成,城內(nèi)又偃旗息鼓,聲息皆無。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