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皇帝為什么得梅毒 為何同治流連于煙花巷
同治皇帝為什么得梅毒,同治皇帝的死因一直廣為后人所探討的,很多人都認為同治皇帝其實是死于梅毒而不是天花,那么如果同治帝真的是死于梅毒,那么同治皇帝又是怎么染上梅毒的,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同治皇帝為什么得梅毒。
紫禁城作為皇權(quán)的象征,高墻聳立,庭院深深,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宮闈秘史免不了成為百姓們茶余飯后關(guān)注的焦點。清朝同治皇帝,名愛新覺羅·載淳,是清朝入關(guān)后第八位皇帝,他的生母就是日后惡名昭著的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后。
同治皇帝的一生短暫而平淡,如同提線木偶般被母親操縱于股掌之中,十九歲那年便去世了,是清朝史上最“短命”的皇帝。六歲登基,走上了人生巔峰,卻在青春正燦爛時生命凋零,這超乎尋常的一生對一個少年來講,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關(guān)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正史上記載為身患天花而逝,但坊間卻流傳許多不同的猜測,其中最集中的一種說法是:同治染上花柳病(即為現(xiàn)代所稱的“梅毒”),有損皇室體面,為了掩飾家丑,慈禧太后下令對外謊稱是天花,并讓太醫(yī)按照天花來治療。慈禧的做法,導(dǎo)致同治病情延誤,最終撒手人寰。
九五之尊,起居環(huán)境經(jīng)過嚴格審查測試,如何會同市井之間的“不堪之病”扯上關(guān)系?此事要追溯到同治的父親咸豐。咸豐帝病危之時,急召戶部尚書肅順、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協(xié)辦大學士及軍機大臣穆蔭、匡源、杜翰、焦祐瀛八位大臣入宮,命其日后輔佐載淳登基。他早知慈禧不是尋常之輩,怕兒子將來被此婦控制,所以提前做好部署。不料,慈禧的精明算計程度遠超他的想象。
咸豐駕崩后,慈禧太后勾結(jié)奕訢發(fā)動北京政變,捕殺肅順等幾位顧命大臣,兩宮太后垂簾聽政,改年號為同治。
然而世人皆知,慈安太后仁慈和善,無心戀權(quán)。所謂兩宮太后主事,實際上只有慈禧一人做主??蓱z的同治自小便失去了童年,被親生母親所擺布,毫無自由可言。他不僅所言所想無人真正在意,甚至連娶親都要按照慈禧的意愿行事。
為何同治流連于煙花巷
劉曉慶主演的電影《一代妖后》里曾詳細敘述過這一段故事,同治帝喜歡皇后阿魯特氏,而慈禧太后要同治帝多接近慧妃。同治皇帝感情不順,終日郁郁寡歡,他做出許多任性的事情,比如耗巨資興修圓明園,后來更受到太監(jiān)的教唆,溜出宮去散心,終日流連于八大胡同的煙花巷里。長此以往,同治染上了梅毒,渾身長滿爛瘡。聽聞此事的慈禧大為震怒,她不僅不自我反省,還用尖利的護甲劃傷了皇后的臉,痛斥她沒有照顧好皇帝。
為了不讓丑事暴露,慈禧竟然下令太醫(yī)院三緘其口,只許按照天花病給皇帝治療。奄奄一息的同治心里知道時日無多,哀臥于病榻之時,只嘆虎毒不食子,母親為何對自己這般絕情。
1875年1月12日,同治帝病逝。他生來便帝位穩(wěn)固,尊榮加身,本應(yīng)叫人羨慕。縱觀歷史,多少人為坐上萬人之上的寶座,不惜大開殺戒,斬親弒父,經(jīng)過血與火的洗禮,才能成事。同治六歲便達到了常人夢寐以求的高度,然而這也是他一生悲劇的開始,倘若當年父親沒有立他為儲,或許這個十九歲的少年會一直簡單快樂地生活下去,可惜人生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