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唯一擁有帝王身份的音樂家--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諸王中曾被封為臨淄王、平王。因聯(lián)合太平公主誅滅韋氏,擁父親睿宗復辟立大功,被立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開門燃燈“千百”,“大合伎樂”,與其父“御門樓臨觀”,有時通宵達旦,持續(xù)一個多月。顯露出其愛好音樂及鋪張的苗頭。他前期勵精圖治、納諫聽賢、治國身瘦,創(chuàng)“開元之治”。后期奢靡,用奸相李林甫等,導致“安史之亂”,中國整個封建社會在其治下,由極盛的頂峰開始走下坡路。李隆基在治國方面是毀譽參半的皇帝,但同時也是一個富有鮮明個性特征的帝王。他在文學藝術方面的才華,為中華文學藝術,特別是中華音樂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我們今天對歷史人物作不同層面的分析,有利于以史為鏡,擇其精華、古為今用。
唐貞觀之治(公元627年—649年)到開元之治(公元713年—741年)一百多年間,在帝王、臣屬、百姓的共同努力下,封建社會達到極盛,物質“粟帛流溢”,文化招遠撫近而光照四海。中華音樂在中原文明吸收西域元素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出燦爛的音樂領域的精神文明。大量的歌詞通過樂曲,傳唱普及開來,傳遍全國,輻射周邊各國。為宋詞的頂峰開了先河。
發(fā)達的經(jīng)濟,優(yōu)良的政治,深厚的文學土壤。產(chǎn)生了帝王音樂家唐玄宗;文臣音樂家李龜年;文人音樂家白居易、劉禹錫;百姓音樂家許和子等。
唐崔令欽撰寫《教坊記》記載開元教坊制度、軼聞及樂曲內(nèi)容起源,錄教坊曲名324個。崔是博陵(今河北定縣)人,開元中官左金吾衛(wèi)倉曹參軍。
天寶年間唐玄宗設教坊置梨園
教坊是古代管理宮廷音樂的官署,唐開始設置。唐玄宗開元二年(公元714年)設置內(nèi)教坊于蓬萊宮側。又在洛陽、長安設置左右教坊二所,以中官為教坊使。從此教坊脫離太常的管轄。唐玄宗更方便地經(jīng)常甚至親自過問教坊事務。使教坊成為實質上的“皇家藝術學院”(專管雅樂以外的音樂,還管唱歌、舞蹈、百戲的教習排練演出等事務。)在唐玄宗的直接過問下,教坊不但繼承傳統(tǒng)音樂,還收集民間音樂、西域音樂,加工整理成為教坊曲目。唐玄宗還命文臣創(chuàng)作“新曲”編入教坊曲目。“新曲”就是突破律詩的字數(shù)限制,在七律、七絕的基礎上加字、減字,形成“長短句”,使之更便于傳唱、抒情。這就是“詞”的雛形。唐玄宗親自創(chuàng)作“十韻詩”賜內(nèi)坊歌伎歌唱。內(nèi)坊歌伎,稱內(nèi)人,亦稱內(nèi)伎,居宮中,與不居宮中,隨時應詔入宮表演的舞伎相對。
盡管這樣,唐玄宗還嫌教坊機構過于正規(guī),新鮮活力不足,他就在長安光化門北禁苑梨園及蓬萊宮側的宜春院親自教練宮廷歌舞伎藝人。分男女二部。選坐部伎子弟三百人和宮女數(shù)百人于梨園學練歌舞。這些皇家私人樂隊演奏的“精湛”樂曲,唐玄宗常能聽出錯誤,并親自加以教正,“上自教曲法”,稱“皇帝梨園弟子”。后人稱戲班為梨園,戲曲演員為梨園弟子,源出于此。白居易《長恨歌》有“梨園弟子白發(fā)新,椒房阿監(jiān)青娥老”的詩句。坐部伎規(guī)模較小,只有三人到十二人,樂隊在堂上坐著演奏。立部伎規(guī)模很大,有六十人到一百八十人。樂隊站著演奏。
唐十部樂,其中主要有燕樂、清樂、西涼樂和鬮茲樂。燕樂和清樂是漢族的傳統(tǒng)音樂。西涼樂是十六國時在西涼一帶形成的。融合了中原音樂和舊式的鬮茲樂。樂器有中原的鐘、笙、簫,南方的法螺和西域的豎箜篌、橫笛等。鬮茲樂傳入內(nèi)地,其聲多變易,十五種樂器中有六種鼓。弦管雜曲多用西涼樂;鼓舞曲多用鬮茲樂。玄宗時,以清樂為主,“雜用胡夷里巷之曲”。演奏新聲的法曲受到特別重視。唐代樂曲,長的叫大曲,短的叫雜曲。大曲都是舞曲,每曲十二大段,結構復雜。舞有軟健之分。軟舞有《夜烏啼》、《涼州》、《回波樂》等;健舞有《劍舞》、《胡旋》、《胡騰》等。柘枝舞來自中亞石國,是健舞,后演變接近軟舞。音樂也隨舞的軟健發(fā)生變化。
在唐玄宗影響下,開元中,西涼節(jié)度使揚敬述將西域樂舞《婆羅門》改編創(chuàng)作樂曲,傳入中原,唐玄宗親自為樂曲造譜命名,這就是著名的《霓裳羽衣舞》。《長恨歌》以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愛情故事為題材有“風吹仙袂飄颻舉,尤是《霓裳羽衣舞》”的句子。
安史之亂,唐玄宗出逃四川,西南行“出入斜谷,霖雨涉旬。于棧道雨中聞鈴聲,與山和應”,他于鈴聲中想起被部下勒死在馬嵬坡的楊貴妃,悲從中來,“採其聲為《雨淋鈴曲》”,悼楊玉環(huán)?!堕L恨歌》又記:“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斷腸聲?!边@就是今天詞牌《雨霖鈴》的發(fā)軔。
唐代選拔任用六品以下(相當于今天的縣處級、準地師級)的官吏,有一項今天已沒有的程序,就是“三注三唱仍過門下省審,自春及夏,起事乃畢”。門下省相當于現(xiàn)代的組織部、干部部。具體規(guī)定是,選拔委任伺郎(唐制六品)以下官吏,開始是集體測試書法,合格的“銓察其身”;通過的再“注詢其便利”;“已注而唱不厭者得反通其辭;三唱而不厭者所終集厭者為甲上?!庇煽脊賵箝T下省領導綜合審查;合格后報皇帝頒布任命傳“受旨”,錄取者這才奉旨上任。“三注三唱”相當于我們今天的群眾評議,通過者才報門下省長官綜合審查,通不過的就淘汰了。隋唐科舉制度是現(xiàn)今西方文官制度的淵源。上述唐代對基層官吏的選考制度,就是在今天看來,也是很先進的。
唐代詩風盛行,就是下層婦女也多能寫詩,前已說過這些詩一般都是可以唱的。唐玄宗時,戍邊戰(zhàn)士的戰(zhàn)袍中曾出現(xiàn)這樣的詩句:“沙場征戍客,寒苦若為眠?戰(zhàn)袍經(jīng)手作,知落阿誰邊?蓄意多添線,含情更著棉。今生已過也,愿結后生緣。”經(jīng)考證,這是社會最下層的縫制戰(zhàn)袍的宮女的詩作。再如江西永新(今吉安)普通樂工的女兒許和子,音樂才能出眾,以善歌傳,能變和聲,其聲“響傳九陽”。開元末,受薦被選入宮為宜春院內(nèi)人。一次,宮廷娛樂集會,觀者喧鬧,無法聽清百戲之音,由許和子出樓歌唱,聽眾被她的聲音震住,“至是廣場寂寂,若無一人?!?/p>
用以和唱的詩,唐代叫“曲子詞”,就是我們今天說的“歌詞”?!伴_元以來,歌者雜用胡夷、里巷之曲”。里巷民間俚曲小調(diào)如《漁歌子》、《望江南》等;胡夷之曲如《蘇幕遮》、《菩薩蠻》等。樂工歌伎在傳唱過程中加工豐富,使詞在情調(diào)上初步具備了自己的特征。唐代近體詩是合樂歌唱的。
當時的歌,曲已失傳(記音不方便),但歌詞大都保留下來。如劉禹錫的《瀟湘神》:“斑竹枝,斑竹枝,淚痕點點寄相思。楚客欲聽瑤瑟怨,瀟湘深夜月明時?!庇秩缂偻欣畎琢鱾髦两竦摹稇浨囟稹罚骸昂嵚曆?,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p>
唐玄宗在不同集會場合都會因地制宜地開展音樂活動。他處理完朝廷事務時,常和族弟諸王或“博弈游獵,或自執(zhí)絲竹,(宗王)成器善笛,(岐王)范善琵琶,”與皇帝哥哥交相合奏樂曲。八月癸亥是唐玄宗的生日,他宴集百官于花萼樓下,有歌曰:“八月五日夜佳氣”。左右丞相帥百官上表,請“以每歲八月五日為千秋節(jié)”,布于天下,威令宴樂。圣節(jié)宴樂至此始。就是進行體育活動,他也不忘吩咐梨園弟子們奏上幾段教坊樂。
遇上不高興的事,唐玄宗也寄情于音樂。一次,他在花萼樓見南方使臣,興致很高,將使臣獻的一斟珍珠密賜江妃,誰知江妃不受,寫詩謝:“……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毙诳戳撕苡魫灒呀脑娒鼧犯耙孕侣暥戎?,(命)名(為)《一斟珠》?!?/p>
唐玄宗還命長丞相孫無忌創(chuàng)作《傾杯樂》曲,“配合于舞”。
李白供奉翰林時,一月夜,玄宗看到花園中紅、紫、白、粉四色牡丹開得很可愛,他就叫楊貴妃伺酒,以金花簽賜李白,命進新辭《清平調(diào)》。李白醉中,乃成三章,由李龜年手捧檀板歌唱《清平調(diào)》。梨園弟子十六人伴奏,每遍將換,玄宗“自侍玉笛和之”。
江淮南租庸使韋堅將民間俚歌“得體紇那”整理為《得寶歌》,在慶典時讓歌伎“居船臨潭頌唱”?!坝^者山積”。
總之,盛唐音樂的輝煌是全民性的。雖然不乏史家的溢美之詞,但總體的成就是存在的。唐玄宗在音樂方面的發(fā)揮、追求形成了這輝煌中的一個亮點。我們今天適時整理,科學分析古代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對建立現(xiàn)代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包括古典音樂優(yōu)秀傳承使之為今所用,會有積極的意義。
李隆基與音樂
李隆基富有音樂才華,對唐朝音樂發(fā)展有重大影響,他愛好親自演奏琵琶、羯鼓,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余首樂曲。登基以后,在皇宮里設教坊,“梨園”就是專門培養(yǎng)演員的地方。唐明皇極有音樂天份,樂感也很靈敏,經(jīng)常親自坐鎮(zhèn),在梨園弟子們合奏的時候,稍微有人出一點點錯,他都可以立即覺察,并給予糾正,這是后來稱戲班為“梨園”的由來。
他還制定了《色俱騰》、《乞婆娑》、《曜日光》等九十二首羯鼓曲名,創(chuàng)作了多首羯鼓獨奏曲。
李隆基還很喜歡舞蹈,相傳著名的《霓裳羽衣舞》的曲調(diào),就是李隆基根據(jù)河節(jié)度使楊敬述將從印度傳進來的《婆羅門曲》來潤色改編,又稱有月宮的神仙托夢與他創(chuàng)作而成的,且不管如何傳說,但《霓裳羽衣舞》確實是不可多得的傳世佳作。李隆基能夠演奏多種樂器:琵琶、二胡、笛子、羯鼓,無一不通、沒有不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