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為何那么愛酒嗜酒成癖
劉伶是哪里人呢?劉伶,大約出生于公元221年,字伯倫,是沛國人,也就是現(xiàn)在安徽宿州人,他是魏晉時期著名的竹林七賢之一,但由于劉伶話很少,不喜交流,沒有做什么官職,因此劉伶是竹林七賢中社會地位最低的一個。
劉伶這個人,身高不到一米五,長相還極其丑陋,但是他的性格十分豪邁,胸襟開闊又不拘小節(jié),只有和竹林七賢中的阮籍和嵇康投機(jī),遇見就有說有笑,倘若沒有看到就一直沉默寡言。
原本,劉伶還做了一個參軍,主要就是協(xié)助治理“領(lǐng)軍都督幕府”事務(wù),既然做了總指揮部機(jī)關(guān),就應(yīng)該要給全軍做表率,只不過劉伶整天蓬頭垢面,衣服不好好穿還吊兒郎當(dāng),一點都沒有做官的樣子,不僅如此,劉伶此人特別正直,他入朝為官從來不趨炎附勢、隨波逐流,也就導(dǎo)致了劉伶被朝廷所不容,同僚都被提升為高官,只有他被逐出朝廷之外,因此,劉伶過起了半隱居的生活。因為抑郁不得志,劉伶有點像借酒消愁的樣子,每天就是和就一起作伴,排憂解難,久而久之,劉伶就已經(jīng)嗜酒如命,不能自己了。
雖然之后朝廷有意讓他再度為官,但劉伶已經(jīng)沒有做官的想法了,之后劉伶在自己的文學(xué)作品中抒發(fā)自己的這些情感,表達(dá)自己的思想和對世事的態(tài)度,對禮法的蔑視使得劉伶徹底與朝廷絕緣,最終也是嗜酒壽終了。
劉伶為何舍命縱酒
在古時的中國,文人與酒總是有著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文人們喜歡以酒作詩或是在酒桌上與好友笑談歲月。很多詩人也是以愛喝酒出名,比如詩仙李白、酒圣杜康、東晉詩人陶淵明等等,他們愛酒卻不嗜酒,唯有一人嗜酒如命,他就是魏晉詩人劉伶。那么劉伶為何舍命縱酒呢?
劉伶是“竹林七賢”之一,與阮籍、嵇康等人是好友,而且他還在政府里擔(dān)任職位,總的來看他是一個在當(dāng)時社會上有身份和地位的文學(xué)家。原本他也只是愛喝酒,卻也沒有到嗜酒如命的地步??v觀后人對劉伶的評價,可以得出的一個結(jié)論是劉伶之后整日酗酒與他想要避世是有很大的關(guān)系的。當(dāng)初天下三分,曹操獲得了最后的勝利,建立魏國。然而當(dāng)曹操死后,司馬炎篡魏改晉,劉伶他一直就不能接受國家換統(tǒng)治者的事實,認(rèn)定自己是魏國人,不愿意給晉國效力,所以他迫切地想要逃避。在古代,人們想要逃避一件事最好的辦法就是借酒消愁,而劉伶也是選擇了酒來逃避自己內(nèi)心的苦悶。
讀過《世說新語》“容止”篇的都知道劉伶是一個身高不足1米五,相貌丑陋的人。而與他相交的阮籍、嵇康都是當(dāng)時有名美男子,不僅相貌堂堂,而且身材挺拔。劉伶雖然心胸開闊,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影響的,否則他也不會天天蓬頭垢面,不修邊幅,這有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總的來說,劉伶舍命縱酒的行為與以上兩點是脫不了關(guān)系的。
劉伶病酒
“劉伶病酒”講述的是西晉時期詩人劉伶嗜酒成癖的故事。劉伶自從被朝庭排擠之后,為消遣心中苦悶就開始飲酒渡日。每日酒不離手,不出去賺錢養(yǎng)家,也不幫忙做家事,他的老婆對此感到特別的生氣。一日,她將家里的酒壺和酒杯全部都摔碎了,又好聲勸說劉伶不要飲酒。
劉伶見自己的飲酒工具都被打破了,便哄騙他的妻子說:“我答應(yīng)你從此戒酒,但是我已經(jīng)嗜酒太長時間了,自己沒有控制力了,我需要向祖先起誓賭咒來約束自己。你快點去準(zhǔn)備祭祀祖先的酒肉吧!”他的妻子見他如此有誠意,特別地欣慰,就很利索地準(zhǔn)備好了豐盛的灑肉,讓劉伶對著牌位起誓。但劉伶對著牌位卻起誓說:“老天您生了我劉伶,劉伶將酒當(dāng)做是自己的命根子,每一次要喝一斛,喝五斗后才能解除酒醒后神志不清感覺生病了的感覺。婦人的話,不能聽”,而沒有說要任何戒酒的話,反之說完之后就將案臺上的供品全都吃完了,那些酒也被他喝的一滴不剩,整個人又變得不醒人事。
劉伶嗜酒如命,酒后還極不規(guī)矩。經(jīng)常喝到興頭上,就會脫光自己的衣物赤裸地躺在家中的床上,或者在家里又蹦又跳。有一天他的家里有客人造訪,他不僅不覺得自己赤裸著身子很羞恥,還振振有詞的說道:我把天作為我的衣裳,把房子作為我的褲子,你為什么要跑到我的褲子里面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