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鐵騎三次西征 靠什么血洗中東歐洲?
在歐洲人的歷史上,最嚴重的“黃禍”許就是蒙古軍隊西征了。在歐洲,一直稱這支西征的軍隊為“上帝之鞭”。足見當年蒙古軍隊對歐洲的震懾?,F(xiàn)在,在中亞、西亞、歐洲都有很多關(guān)于蒙古軍隊的故事,很多的記載都是屠城。
我們先簡單的回顧一下蒙古軍隊當年震懾世界的三次西征。
第一次西征在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余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便以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為由,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術(shù)赤、察合臺、窩闊臺、拖雷,以及大將速不臺、哲別隨行,長驅(qū)直入中亞。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干,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臺、哲別等追殺。因此蒙軍又西越里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于1223年大敗欽察和俄羅斯的聯(lián)軍。同時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后來發(fā)展為四大汗國。
第二次西征,成吉思汗已經(jīng)去世,窩闊臺繼任大汗。窩闊臺于1235年派遣其兄術(shù)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西征。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了花剌子模,殺了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并分兵數(shù)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lián)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意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被歐洲稱為“黃禍”。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時,窩闊臺駕崩,蒙古軍才急速班師。
第三次,蒙哥即大汗位后,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qū),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國。1257年,蒙軍蕩平木剌夷,繼續(xù)揮師西進,攻陷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此后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麥加,攻占了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又因蒙哥伐宋陣亡,才率主力班師。
蒙古軍西征能夠頻頻獲得勝利,同蒙古人駿馬彎刀的民族氣質(zhì)、作戰(zhàn)時正確的戰(zhàn)術(shù)布置以及火藥等新式武器的使用有很大的關(guān)系。
但三次都是遠征軍,主要是騎兵,因此蒙古軍的戰(zhàn)馬才是核心,關(guān)鍵中的關(guān)鍵。
當年蒙古軍征服的阿拉伯地區(qū)、東歐地區(qū),都恰好就是現(xiàn)在產(chǎn)良馬的地方。但是蒙古軍當年所用的蒙古馬,如今在價格上同這些地方的馬相比,卻天壤之別。
蒙古馬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看,是最劣等的馬。身材小,跑速慢,越障礙能力差,很多時候,都只能賣個肉錢。
但蒙古馬卻又是世界上忍耐力最強的馬,對環(huán)境食物的要求非常低。無論是在高寒荒漠,還是在歐洲平原,蒙古馬隨時隨地都能找到食物。蒙古馬的長距離奔跑能力,也極其出色,而且常常能夠同時勝任騎乘和拉車載重的兩項任務(wù)。除此之外,蒙古騎兵當年大量使用母蒙古馬,一路上一直可提供助消化的馬奶,大大的減少了蒙古軍隊對后勤的要求。因此,蒙古軍很多時候展開大范圍不停歇的持續(xù)運動,經(jīng)常打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蒙古馬的這些特殊優(yōu)勢使蒙古軍隊具有當時任何軍隊都難以比擬的速度、耐力和機動能力。如1241年冬季,蘇布臺的主力騎兵從魯斯卡山口越過喀爾巴阡山脈,突然出現(xiàn)在多瑙河流域的格蘭城下時,僅僅用了三天的時間,而布滿積雪的兩地之間的距離有三百多公里,且多是無路的山地,令敵方毫無反手之機。蒙古大軍騎著蒙古馬征伐西方的時候,無論是歐洲重甲騎士、還是穆斯林世界,都是勢如破竹。僅十多大軍,三兩天結(jié)束一場戰(zhàn)斗,七八天攻下一座城市。
就是這一樣一個英雄的馬種,如今的處境卻分外的蕭瑟。幾千塊一匹的價格,使其在幾萬、幾十萬、數(shù)百萬、上千萬不等的馬匹家族中,十分的寒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