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漢武帝,死刑犯拿40萬人民幣就可以免死刑!
司馬遷仗義直言,為李陵辯解,結(jié)果被漢武帝判為死刑。
漢武帝時期,只要交錢就能免死,當時的市價是50萬枚五銖錢。
如果拿不出這些錢,就要遭受閹割。
司馬遷拿不出來,最后被實施宮刑。
那么,當時的這50萬如果換做人民幣應該是多少錢呢?
嚇你一跳,一般人是拿不出來這些錢的。
現(xiàn)在人對司馬遷的這部史記評價非常高,認為他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他之所以一定要堅持把這本書寫出來,是實現(xiàn)父親的遺愿。他父親叫做司馬談,元封年間任太史令、太史公,這個官職類似于今天的地方志長官。公元前110年,司馬談因病去世,死前遺言給子司馬遷:“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接替我做太史令……能寫出一部通史是我畢生的心愿,你一定要替我完成這個愿望!”
后來,司馬遷繼任太史令,依父親遺愿,著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也就是后來享譽天下的《史記》。為了完成這不史書,司馬遷開始游歷天下,他從京師長安出發(fā)東南行,出武關至宛。南下襄樊到江陵。渡江,溯沅水至湘西,然后折向東南到九疑。窺九疑后北上長沙,到舊羅屈原沉淵處憑吊,越洞庭,出長江,順流東下。登廬山,觀禹疏九江,展轉(zhuǎn)到錢塘。上會稽,探禹穴。還吳游觀春申君宮室。上姑蘇,望五湖。之后,北上渡江,過淮陰,至臨淄、曲阜,考察了齊魯?shù)貐^(qū)文化,觀孔子留下的遺風,受困于鄱、薛、彭城,然后沿著秦漢之際風起云涌的歷史人物故鄉(xiāng),楚漢相爭的戰(zhàn)場,經(jīng)彭城,歷沛、豐、碭、睢陽,至梁(今河南開封),手機各種材料。
然后,就在他著手要寫的時候,災難來臨了。
漢武帝派貳師將軍李廣利帶兵三萬,攻打匈奴,打了個大敗仗,幾乎全軍覆沒,李廣利逃了回來。李廣的孫子李陵當時擔任騎都尉,帶著五千名步兵跟匈奴作戰(zhàn)。單于親自率領三萬騎兵把李陵的步兵團團圍困住。盡管李陵的箭法十分好,兵士也十分勇敢,五千步兵殺了五六千名匈奴騎兵,但是匈奴兵越來越多,漢軍寡不敵眾,后面又沒救兵,最后只剩了四百多漢兵突圍出來。李陵被匈奴逮住,投降了。
李陵投降匈奴的消息震動了朝廷。漢武帝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兒都下了監(jiān)獄,并且召集大臣,要他們議一議李陵的罪行。大臣們都譴責李陵不該貪生怕死,向匈奴投降。漢武帝問太史令司馬遷,聽聽他的意見。
司馬遷說:“李陵帶去的步兵不滿五千,他深入到敵人的腹地,打擊了幾萬敵人。他雖然打了敗仗,可是殺了這么多的敵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肯馬上去死,準有他的主意。他一定還想將功贖罪來報答皇上?!?/p>
漢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這樣為李陵辯護,勃然大怒,說:“你這樣替投降敵人的人強辯,不是存心反對朝廷嗎?”西漢的刑法比較奇葩,司馬遷說對話犯了誣罔罪,按照當時的處罰,應該死刑。
但是,如果司馬遷能夠拿出50萬,可以免死。司馬遷和老爹司馬談都是做學問出身,哪有那些錢,但是還想活著,完成父親的遺愿,于是選擇了死刑的替代性----宮刑,也就是割掉生殖器。
司馬遷受辱寫下完了史記。
那么,漢武帝時期的50萬錢,能折合現(xiàn)在的人民幣多少錢呢?
漢朝通用五銖錢,五銖錢,就是重量為五銖的銅錢,銖就是成語錙銖必較中的銖,一銖約等于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可見其很輕很輕。
漢朝米價大概80枚五銖錢一石,漢朝每石20公升,20公升等于15公斤,約5.3枚五銖錢可以換購一公斤糧食,2.65枚五銖錢可以換一斤米,1枚五銖錢可以買三四兩大米。
折算歷代錢幣的價值,大多以糧食等日用品核算。按照今日價格,普通的一斤大米在2元左右,那么1枚五銖錢大約是0.8元左右。那么50萬五銖錢呢,大概是今天的40萬人民幣左右。這個錢在古代不是一個小數(shù)字,在今天,就是一般的家庭也拿不起的。
司馬遷寫的這部史記是相對公允的,但是漢武帝沒有看到過這部史記。司馬遷有一個女兒嫁給楊敞,楊敞在漢昭帝劉弗陵時期,曾官至宰相。楊敞有兩個兒子,也就是司馬遷的女兒給楊家生的兩個兒子,大兒子楊忠,小兒子楊惲。
楊惲自幼聰穎好學,他的母親把自己珍藏著的并且深愛著的《史記》,拿出來給他閱讀。楊惲初讀此書,便被書中的內(nèi)容吸引住了,愛不釋手,一字字、一篇篇,非常用心地把它讀完。楊惲成年之后,還把它讀了好幾遍,每讀一遍總是熱淚盈眶,扼腕嘆息。
在漢宣帝的時候,楊惲被封為平通侯,這時候他看到當時朝政清明,想到他的外祖父司馬遷這部巨著正是重見天日的時候,于是上書漢宣帝,把《史記》獻了出來,從此天下人得以共讀這部偉大的史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