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中讓人又愛又恨的齊妃是怎么死的
在《后宮甄嬛傳》中齊妃一角令廣大觀眾又愛又恨,齊妃與眾多活在深宮中的女子一樣,都想要得到皇帝的寵愛。但又不同于其他普通的妃子,齊妃名下還有一個親生兒子,三阿哥弘時。三阿哥弘時是齊妃在這冷宮中的唯一的指望,是她這一生的希望。那么齊妃是怎么死的呢?
齊妃在劇中出場時便已經容顏不再,皇帝也對她極其的冷落?;实鄄⒉幌矏圻@個為他誕下一子的妃子,一則是因為齊妃年齡已大,比不過那些青春靚麗的女子們;二則是齊妃并不怎么聰慧和善解人意,不能給他排憂解難。因皇帝不喜歡她,齊妃在這后宮之中唯一的指望便只有自己獨子了,她太希望三阿哥能夠登上太子之位,那樣一來,她們母子兩人在這吃人的后宮便能存活下來。
但齊妃自己能力有限,無奈之下只能投靠了皇后。在安陵容的假意挑唆下,齊妃將矛頭對準了在當時極為受寵的甄嬛,在甄嬛所食的糕點中摻入了夾竹桃的花粉想要其腹中的胎兒流產。除此之外,齊妃還在景仁宮外掌摑甄嬛。在這兩件事上,齊妃和甄嬛就結下了仇怨。
齊妃毒害甄嬛腹中胎兒這件事情很快就敗露,作為懲罰,三阿哥弘時被交給一直無子的皇后撫養(yǎng),就這樣齊妃失掉了自己人生中唯一的指望。思子心切的齊妃,在皇帝大病之時偷偷的跑去見三阿哥,但被皇后身邊的侍女發(fā)現(xiàn)。后來,皇后為了專寵,指使齊妃在新進宮的葉答應所喝的湯中下藥,讓其不能生育。在事情敗露之后,為了保全自己的兒子,齊妃選擇了在自己的宮中上吊自殺。
就這樣,齊妃的一生以悲劇結尾。她所做的一切,只是為了她的兒子。
齊妃李氏的關系怎么樣
歷史上齊妃李氏為清代雍正皇帝的妃子之一,三阿哥弘時的生母。不同于現(xiàn)今大熱的清宮劇《后宮甄嬛傳》中的齊妃設定,歷史上的齊妃也有過風頭一時無兩的時候。
齊妃李氏,早在雍正皇帝還沒有繼承大統(tǒng)的時候便已經跟隨在其身邊了。那時候的雍正皇帝還只是一個親王而已,齊妃在那時正是他的側福晉。在早期,齊妃李氏還是非常受雍正的喜愛的,她年輕漂亮,溫柔可人。等到雍正登上皇位,冊封六宮時,齊妃便位列于皇后以及寵妃年氏之后,是后宮中最為得寵的妃子之一。
可是好景不長,齊妃李氏的親兒子三阿哥弘時,因為從小生性狂妄,不被皇帝所喜。終有一日,三阿哥弘時犯了皇帝的忌諱,被皇帝所厭棄除去宗籍。作為三阿哥弘時的親生母親,連帶著齊妃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逐漸齊妃也失去了恩寵,當年同為側福晉的年妃,現(xiàn)在早已升到皇貴妃的位置上,而齊妃卻一直待這個位置上,一直沒有升過位分。
皇帝的后宮又招入大量的新秀女,個頂個的漂亮,是已經上了年齡的齊妃所不能比擬的。齊妃就這樣在深宮之中蹉跎了一生,最后于公元1738年即乾隆四年,因病去世。在齊妃死后,乾隆帝對其進行了追封。
歷史上的齊妃與《后宮甄嬛傳》中的齊妃還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相比而言,歷史上的齊妃至少并沒有為了保全兒子而無奈選擇上吊自殺,病死的結局比上吊自殺好上太多了。
甄嬛被齊妃掌嘴的原因是什么
在《后宮甄嬛傳》中有甄嬛被齊妃掌嘴的一幕,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得皇帝寵愛的甄嬛有孕,皇帝十分的開心,在甄嬛生日的時候大肆慶祝。而皇帝的舉動引起宮中妃子的嫉妒,寵妃華妃更是怒不可遏。趁著皇帝皇后外出祈福之際,獨掌后宮的華妃找了一個由頭,懲罰甄嬛長跪宮門口,體弱的甄嬛因長跪流產。流產后的甄嬛一直沉浸在失子的悲痛之中,整日以淚洗面。為了使甄嬛認清現(xiàn)實,無奈之下的眉莊帶甄嬛去了冷宮,讓甄嬛看看失去恩寵妃子的下場。
而掌摑的故事就發(fā)生在第三十三集中,那時的已經失寵的甄嬛剛從冷宮回來,因不慎撞到了齊妃,在富察貴人的挑撥下齊妃大怒,齊妃認為甄嬛是造成她與三阿哥弘時骨肉分離的罪魁禍首。已經失去皇帝寵愛的甄嬛,無奈之下只得向齊妃低頭認錯,但又因齊妃提到孩子這一詞語引得甄嬛想起自己剛剛失去的孩子,情緒激動之下,甄嬛的言語多有沖撞。齊妃本來只是對甄嬛冷嘲熱諷,但一旁富察貴人煽風點火,齊妃令甄嬛長跪長街并且掌摑甄嬛。甄嬛被齊妃掌摑,嘴角流血,甚是可伶。在長街路過的宮婢們對跪在一旁的甄嬛指指點點,甄嬛不以為意,只是在心中下定決心,以后定要回來報復以及要重獲皇帝的寵愛。
在此之前,齊妃在甄嬛所食的糕點里摻入了能夠讓甄嬛小產的藥,想要已經懷孕的甄嬛小產。再加上這一次的掌摑,甄嬛與齊妃的恩怨就此結下。這為之后齊妃的結局埋下了伏筆,那時的齊妃可能不知道厄運已經一步一步向她逼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