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大才子 被人灌醉后用雪活埋而死結局悲慘
相信讀過明史的人都一定會明朝的幾位大才子有著深刻的印象。現(xiàn)代人還曾經將這些才華出眾的人杰們搬上了熒屏,讓他們百年之后還能夠通過一種全新的方式永遠的鮮活在人們的心中。往往一個時代,讓人們記住的不是那些金戈鐵馬,狂傲無禮的武夫也不是那些玩弄百姓的政客,他們最多只能在自己的時代里呼風喚雨,很難隨著時間的沖刷而萬古長青。只有那些有著大才的文人才能歷久彌新,永遠被后人所追憶,所學習。
黑暗昏聵的元朝統(tǒng)治宣告結束之后,讀書人終于迎來了久違的春天,從漫長的寒冬中蘇醒過來的中華文脈重新煥發(fā)生機,胸懷大才的文人士子們終于等來了希望。明初的解縉(1369年-1415年)就是這樣一位在寒冬之后的春天里冒尖的大才子。舉凡大才,一定會有非同尋常的作為,要么年輕有為,要么大器晚成,總而言之他們絕對不是輕易就流于庸俗的附庸風雅之輩,這些人即便生在富貴人家一定是風流不羈,生在貧窮人家也絕不會因為甕牖繩樞而影響胸襟格局。
就拿解縉來說,他是窮苦人家的孩子,所以幼年從來沒有過豪華顯貴的生活,但是他向來安貧樂道,對于生活很少有抱怨之詞。在他的母親辭世之際,突然刮起了鵝毛大雪,這對于貧苦人家來說,實在是讓人難以舒展眉頭的事情,因為天降大雪的話,喪葬等一應事情所需的費用和人力都會有所上漲。但是這樣的苦難并沒有讓解縉感到愁悶,他竟然豪放的說道:“這天降的大雪就是老天爺在為我解縉的母親披麻戴孝啊!”
此話一出,不僅是解縉的鄰居感到有些震驚,就是街坊四鄰也感到解縉的口氣實在是太大了,解縉卻不以為然。其實往往這樣的窮苦之才,才有氣度驚人的豪言壯語,因為苦難才是培養(yǎng)詩人最好的沃土。富貴優(yōu)渥的生活中往往人會變得格局有些小,些許才氣也只是用來吟風弄月,沒有這種天地就在我胸懷的壯志。
這個故事到了這里并沒結束,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并沒有持續(xù)很久,沒過幾天就徹底放晴了,市井小民最是喜歡搬弄是非,所以他們就嘲諷解縉,認為解縉的口氣實在太大了,老天爺都要為他的母親戴孝,這才不過幾天啊,雪就停了,看他解縉現(xiàn)在還有什么話說。這當然難不倒解縉,他只不過是抬頭看了看房檐上被陽光曬化的雪水,笑道,你們看,現(xiàn)在不正是千家萬戶都在為我母親的辭世而涕泗橫流嗎?眾人頓時為之愕然。
其實像解縉這樣才華出眾的文人,逸聞趣事絕對不止一件,他們就算是面對他人惡意的詰難,也往往能夠憑借自己的機智來化解尷尬,這正是他們能夠受到百姓喜歡的重要原因之一?,F(xiàn)在我們只不過是講出一件能夠體現(xiàn)他的胸襟氣魄的例子,讓大家能夠感受到什么事困頓之中仍然不改胸襟氣魄罷了。
說完了他年輕時的書生意氣,我們就要說一說他的人生際遇了。
解縉作為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向來都是統(tǒng)治者最想拉攏的對象,尤其是當時天下甫定,士子的歸心正是皇帝最為歡喜的事情。所以青年俊彥解縉受到了朱元璋的看重,本來他可以憑借著揣摩圣心而平步青云,可是他的身上同樣有著貧寒士子的毛病,那就是持才傲物,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這樣的個性,讓他在處理官場事宜時往往無法左右兼顧,沒有辦法得到同僚和上司的歡心,他寧折不彎的性格也讓他很難討到皇帝的順心。
于是在朱棣當朝之后,一向口無遮攔的解縉終于犯了大忌,永樂三年(1405)他原本是處于一片忠心而親近太子,可卻沒想到這惹惱了北征的朱棣,朱棣這樣的皇帝最是反感臣子參與自己的家事,所以在小人讒言之下就將這位名滿天下的大才子收進天牢。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執(zhí)法機關中有一個十分厲害的衙門——錦衣衛(wèi)。
在天牢中待了五年之久的解縉依然沒有丟掉性命,可是卻因為錦衣衛(wèi)報給皇帝的一份名單而引起了朱棣的再一次反感。朱棣仿佛毫不在乎的問道難道解縉還活著嗎?錦衣衛(wèi)就已經揣摩圣意,私下里將解縉灌醉之后活埋在了雪地之中,讓他在雪地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是一代書生的悲哀,卻也是封建政治的弊端所導致必然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