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唐朝秘史 太平公主為何成不了第二個武則天?

2017-04-29 23:37:5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則天??赡苡腥艘婀至耍焦魇谴筇乒?,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帝,三個哥哥都是皇帝,翻遍中國歷史,也找

第一,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則天??赡苡腥艘婀至耍焦魇谴筇乒?,父親是皇帝,母親是皇帝,三個哥哥都是皇帝,翻遍中國歷史,也找不出比這更高貴的出身了;而武則天出身文水小姓,她的父親也不過是個暴發(fā)戶型的官員,怎么能說太平公主的身份不如武則天呢?

確實,論原始出身,太平公主確實比武則天高貴,但是要論起這兩個人在李唐皇室中的身份,太平公主就不如武則天了。對李唐皇室而言,武則天是媳婦,而太平公主是女兒。

媳婦和女兒哪一個更重要呢?中國古代講“女生外向”,在父權(quán)制的傳統(tǒng)下,女兒在娘家只是客人,而媳婦才是家里的主人。人們可以允許一個妻子替丈夫持家,也可以允許一個母親替兒子持家,但是,卻很難想象女兒替父親持家,妹妹替哥哥持家。

武則天能夠掌握權(quán)力,關(guān)鍵是她在李唐皇室擁有妻子和母親的身份。正因為她是唐高宗李治的妻子,所以她才能夠在李治生病的情況下名正言順地輔政,也正因為她是兒子的母親,所以她才能夠在唐高宗去世之后替兒子把持家政。

甚至最后她把兒子一腳踢開,自己當皇帝了,人們也還可以理解為這是一個寡婦,面對不爭氣的兒子無計可施,只好干脆替他把家業(yè)挑起來。只要最后她能把這份家業(yè)、這份江山還給他的兒子,人們就可以容忍這種行為,也可以接受她。但是,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

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則天的女兒,是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姑姑。而無論是女兒、妹妹還是姑姑,一旦出嫁,對娘家的發(fā)言權(quán)就有限了。這樣一來,太平公主就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先天的巨大矛盾之中,她之所以有勢力,是因為她是大唐的公主。

但是,正因為她只是大唐的公主,她就沒有對大唐王朝指手畫腳的真正權(quán)力。在這一點上,她不僅不如武則天,連韋皇后也不如。第二,太平公主的政治實力不如武則天。武則天在當皇帝之前,已經(jīng)當了二十八年的皇后和五年的太后。

她一生一直致力于培養(yǎng)官員,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從軍隊到政府,到處都是她安插的人手,她把這個帝國控制得很穩(wěn)。而且因為她長期參政執(zhí)政,用人得法,惠民有方,所以在官民之中已經(jīng)樹立了牢不可破的威信,人們很習慣她的統(tǒng)治,也很認同她的統(tǒng)治。

太平公主就不同了。她雖然從武則天晚年就開始參政,此后勢力節(jié)節(jié)攀升,直到在睿宗一朝達到巔峰;但是,睿宗當皇帝的時間只有兩年,再加上當太上皇繼續(xù)掌權(quán)的一年,也不過三年時間。在這三年之中,太平公主雖然勢力強盛,號稱“七位宰相,五出其門”,但是她所能控制的官員其實很有限,僅僅限于最高層,缺乏真正的社會基礎(chǔ),這樣的控制是不穩(wěn)定的。

因此,當李隆基發(fā)動先天政變,消滅了追隨太平公主的宰相和將軍后,她也就再無還手之力了。第三,太平公主的對手遠比武則天的對手強大。武則天當皇帝的對手是她的兩個兒子,在他們面前,武則天有名分上的優(yōu)勢。中國古代講究孝道,強調(diào)“百善孝為先”,母親對兒子擁有莫大的權(quán)威。母親控制兒子是順,兒子反抗母親就是逆。以順取逆,焉有不成之禮!

但是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她最終的政敵是侄子李隆基。姑姑雖然也是長輩,但對侄子并沒有母親對兒子那么大的權(quán)威。即使我們承認侄子對姑姑也要講孝道,那也是因為姑姑是父親的妹妹,愛屋及烏。所以,李隆基在政變之前反復跟謀臣探討,殺死太平公主是不是就意味著對父親不孝?

謀臣都說絕非如此,你干掉太平公主,恰恰是安定你父親的位置,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孝順父親呢。這么一解釋,李隆基的倫理困擾沒有了,心里壓力也就沒有了,換言之,在名分上,傳統(tǒng)倫理決定了武則天對兒子有絕對的權(quán)威,而太平公主對侄子則沒有這樣名分上的優(yōu)勢。

再看實力。武則天稱帝的兩個對手,無論是李顯還是李旦,從他們一生的表現(xiàn)來看,都只能說是個庸才,政治能力遠遜于武則天。武則天對付起這兩個兒子來并不費力。但是,李隆基就不同了。李隆基不僅在李唐王朝,就是在整個中國的歷史上也是難得的英主,政治能力遠比父親睿宗和伯父中宗強。拿實力不如母親的太平公主來對付實力強于李顯、李旦的李隆基,當然結(jié)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正因為如此,太平公主雖然有政治抱負和政治能力,但是,她離皇帝的目標始終非常遙遠。直到生命即將結(jié)束時,她還只是在廢強立弱,在更換一個更好控制的人當皇帝這一步上下工夫,就算這一步走成了,她離皇帝的目標仍然有距離,何況連這一步都沒有實現(xiàn)呢!

再來看第二個問題,太平公主的評價問題。作為政治人物,太平公主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首先,我們要肯定,太平公主是一個為維護李唐王朝立了大功的人。這從她的履歷可以看得清清楚楚。

武則天晚年,政局不明朗,太平公主參與神龍政變,擁立中宗,確保了武周政權(quán)向李唐的回歸。中宗暴薨,她又策劃了唐隆政變,消滅了妄圖改朝換代的韋皇后,擁立唐睿宗李旦??梢哉f,太平公主的兩次出手確保了皇位在李唐皇室中的繼承,大唐王朝能夠薪火相傳,綿延近三百年,有太平公主的功勞

其次,太平公主是一個有政治才華的人??鬃又v過,為政之本在于“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從此,賢人政治成為中國傳統(tǒng)政治的不二追求,選賢任能也成為統(tǒng)治者的最高使命。用這條標準來衡量太平公主,她又是一個怎樣的政治人物呢?客觀說來,她的用人眼光,遠勝于兩個哥哥唐中宗和唐睿宗,堪比一代女皇武則天。

史載太平公主喜歡仗義疏財,經(jīng)常接濟士人,因此士人都稱贊她,愿意追隨她。那么太平公主招納的人才到底水平如何呢?我們還舉蕭至忠的例子。蕭至忠是太平公主提拔的宰相,最后也作為太平公主的死黨被殺。但是,他死之后十多年,唐玄宗李隆基還對他念念不忘。

有一次,一個名叫源乾曜的中級官員,偶爾面見唐玄宗奏事,奏事完畢之后也就走了,自己并沒有太當一回事??墒?,很快,玄宗就親自點名,把他提拔為戶部侍郎,沒過多久又當了宰相。許多人都非常奇怪,說源乾曜有什么本事呀?怎么皇帝就看上他了呢?雖然議論紛紛,但是都不得要領(lǐng)。

后來,玄宗主動跟他最信任的宦官高力士解釋了。他說:“爾知吾拔用乾曜之速乎?”高力士說:“不知也?!崩盥』f:“吾以其容貌、言語類蕭至忠,故用之?!蔽覟槭裁催@么快就提拔源乾曜呢?因為他的言談舉止太像蕭至忠了!

高力士聽了大惑不解,就問道,蕭至忠不是謀逆辜負了陛下嗎?您怎么還會挑選跟他一樣的人當宰相呢?李隆基長嘆一聲說,蕭至忠是晚年走錯一步,不該跟太平公主,否則不也是個賢相嗎!

從這個故事就可以看出來,蕭至忠的確是個人才,即使在政敵眼中、心中,他也還是個人才。他這樣的人才能夠心甘情愿的為太平公主而死,可以就反證出來,太平公主在用人方面確實是有一套的。在這方面深得母親武則天的真?zhèn)?,是一個有本事的政治人物。

既然都具備了政治家的素質(zhì),那么,在中國的歷史天空上,為什么武則天像恒星始終閃耀,而太平公主僅僅像流星劃過夜空呢?為什么她沒有得到像武則天那樣的評價?有兩個原因。首先,太平公主始終沒有得到在政治前臺表現(xiàn)的機會。

武則天當了十五年皇帝,在此之前,她已經(jīng)當了五年的攝政皇太后和二十多年的參政皇后。她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展現(xiàn)自己的政治才華,也有充足的時間和空間,為中國歷史的發(fā)展作出貢獻。但是太平公主就不一樣了。作為一個公主,她的權(quán)力是不公開的,雖然在唐睿宗時期,號稱每一件事都要先問“與太平議否?”但是,我們完全不知道到底哪件事經(jīng)過了太平公主的決策,也就無從評價她的政績。

另外,因為太平公主至死都處于爭權(quán)奪利的道路上,遠沒有達到最終的目的地,所以,她的政治才華大多數(shù)也就展現(xiàn)在奪權(quán)而不是治國上。換言之,因為武則天已經(jīng)是皇帝,而太平公主僅僅是想當皇帝,兩個人的側(cè)重點就不一樣了。

對于武則天來說,權(quán)謀只是政治生活的輔助手段,而對太平公主來說,權(quán)謀差不多就是她政治生活的全部了。對于一個只搞權(quán)謀的人來說,怎么能夠真正為歷史的發(fā)展作出貢獻,又怎么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政治家呢?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