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滿蒙聯(lián)姻是延續(xù)二千年和親政策的終結(jié)
清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一個朝代,這一時期的滿蒙聯(lián)姻是先秦以來延續(xù)二千余年和親政策的終結(jié)。這一時期的滿蒙聯(lián)姻多數(shù)為親上加親。比如同一家族的姑姑、侄女、姐妹同嫁一個人。嫁給滿清帝王的蒙古婦女所生的女兒又嫁給她們的娘家的子弟。還有蒙古族女子出嫁滿族后,她們所生的女兒又嫁回蒙古族,真可謂“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們都知道,西漢的和親對象有匈奴、烏孫等政權(quán);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和親對象主要有烏桓、匈奴、吐谷渾、柔然、突厥等;隋唐時期的和親對象主要有突厥、吐谷渾、吐蕃、鐵勒、契丹、奚、寧遠、于闐、回紇及南詔等;遼朝的和親對象主要有西夏、吐蕃、阿薩蘭回紇、阻卜、大食及高麗等;西夏的和親對象主要有遼、吐蕃、蒙古等;蒙元時期的和親對象主要有西夏、金、高昌、高麗等。而清朝的和親對象主要是蒙古各部,而且在蒙古諸部中尤以科爾沁部為主。而且他們的聯(lián)姻不僅對象比較單一,沒有像唐朝那樣與許多少數(shù)民族政權(quán)和親,滿蒙和親也僅限于中國的北方地區(qū)。
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時期,無論是后金還是明朝,誰能得到蒙古的支持,誰就基本掌握了征戰(zhàn)的主動權(quán)。努爾哈赤、皇太極與蒙古的聯(lián)姻,不僅改變了明、后金之間的力量對比,而且蒙古在協(xié)助后金抗明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后金的對明戰(zhàn)爭中,特別是科爾沁部功不可沒。這一篇我要說的是皇太極的中宮皇后哲哲,哲哲是蒙古科爾沁莽古思貝勒的女兒,姓博爾濟吉特氏,于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被皇太極娶為妃子,皇太極登基后,被冊封為中宮皇后,也就是孝端文皇后。
皇太極和哲哲的這門親事是由努爾哈赤決定的。起初,科爾沁蒙古與后金的關(guān)系并不太好。明萬歷二十一年(1593年),科爾沁部首領(lǐng)明安曾和葉赫、輝發(fā)等九部組成聯(lián)軍,向努爾哈赤發(fā)動大規(guī)模進攻,結(jié)果被努爾哈赤運用機動靈活的戰(zhàn)術(shù)擊敗。次年(1594年)。明安主動與努爾哈赤建立了友好關(guān)系。從此,雙方的聯(lián)系一直不斷,關(guān)系越來越好。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把自己的女兒嫁給科爾沁蒙古王公當福晉,科爾沁蒙古王公也把自己的女兒送給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作后妃。通過雙方的聯(lián)姻,進一步鞏固了滿蒙聯(lián)盟。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四月,哲哲離開娘家后,努爾哈赤命皇太極親自迎到輝發(fā)扈爾奇山城,在此大宴親朋,與哲哲舉行了婚禮。
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努爾哈赤死了,經(jīng)過激烈爭奪,皇太極于當年九月繼承了汗位。哲哲被封為中宮大福晉,此后,哲哲的母親科爾沁大妃便常來盛京看望女兒。每次這位大妃來盛京,皇太極都要親自迎接,并賞賜給許多金銀珠寶、綾羅綢緞。
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登基之后,對其后宮進行冊封。盛京(今遼寧沈陽)的后宮,包括清寧宮、關(guān)雎宮、永福宮、麟趾官和衍慶宮,是后妃居住之處?;侍珮O有后妃15人,其中7人來自蒙古,這7人中又有3人來自蒙古科爾沁部,她們都姓博爾濟吉特氏,而且是姑侄兩輩。原來的中宮大福晉哲哲現(xiàn)在被封為清寧宮中宮皇后;哲哲的大侄女海蘭珠是莽古思之子貝勒寨桑之女,現(xiàn)在被封為宸妃,居于關(guān)雎官;小侄女布木布泰是海蘭珠的妹妹,現(xiàn)在被封為莊妃,居于永福宮;其他兩宮來自蒙古阿霸垓部,一個是塔布囊博第塞楚祜爾之女巴特瑪·璨,被封為衍慶宮淑妃,另一個是阿霸垓郡王額齊格諾顏之女娜木鐘,被封為麟趾宮貴妃。
崇德二年(1637年),哲哲的母親大妃又來到盛京,皇太極舉行了極其隆重的歡迎宴會。過了兩天,大妃也設(shè)宴回請皇太極及其后妃。此后不久,皇太極追封已經(jīng)去世的岳父莽古思為和碩福親王,派人在他墓前立碑,并封大妃為和碩福妃,“以示優(yōu)典”。哲哲皇后恪守婦道,從不嫉妒,也不過分注意皇太極和其他嬪妃的關(guān)系,生活得平平安安。惟一的遺憾是她未能為皇太極生下兒子,因此,后來又把兩個侄女進奉給皇太極為妃,頗得皇太極的寵愛。
崇德八年(1643)八月,皇太極突然發(fā)病死去。哲哲皇后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場新的爭奪皇位的斗爭。她雖無能,但作為皇后又有極重要的作用,對此,急欲立自己的兒子福臨為帝的莊妃便利用她來對付一些可能的反對勢力。她曾和莊妃一起說服皇長子豪格放棄爭奪,爭取大貝勒代善支持福臨。最終使福臨繼承了帝位,是為清世祖。而她自己和莊妃都成了皇太后。順治六年(1649)四月,哲哲去世,時年5l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