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為何說大忠臣魏忠賢不死大明代不滅?

2017-04-30 01:27:57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魏忠賢雖然攬權貪婪,但是懂得也有辦法刮出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如江南財團。魏忠賢當政期間,邊防不缺錢,也沒什么人造反,還是有

魏忠賢雖然攬權貪婪,但是懂得也有辦法刮出財閥大地主們的錢來補貼財政,如江南財團。魏忠賢當政期間,邊防不缺錢,也沒什么人造反,還是有能力的,魏忠賢的維穩(wěn)工作扎實有力,值得肯定。

怎么說呢,魏忠賢也不是史書上記載的無惡不作大家都知道,明朝是在崇禎手上滅亡的,而崇禎上臺后第一件事就是干掉魏忠賢,魏忠賢都死了,為什么明朝還會滅亡?明朝只亡亡于流寇,歸根結底,亡于東林黨。你可以查查,天啟皇帝在的時候,有名的民變只有一次,就是蘇州的那一次,五人墓碑記記載的就是那件事。

而崇禎帝后期,那都不叫民變了,直接是造反,有名的人太多了,張獻忠,李自成,高迎祥,是什么闖王,闖將,闖塌天,無奇不有。這時就要問了,為什么天啟帝在世時魏忠賢亂政那么厲害人民卻不造反,而崇禎后期卻那么多人造反,要知道,天啟帝是愛木工,不理朝政,而崇禎卻是不貪財,不好色,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衣服上還打的補丁。所以說,看歷史不僅要看書,還要用大腦去想。魏忠賢貪不貪?貪?。?!

但是魏忠賢貪還是辦事的,大家都知道萬歷朝張居正時工商業(yè)得以迅猛發(fā)展,所謂資本主義萌芽就是在那個時候出現(xiàn)的,魏忠賢上臺的一項政策就是收工商稅,而且是大力收工商稅,為什么要收?因為國家沒錢,當時遼東后金那一幫子鬧騰的正歡實(事實上也沒怎么消停過)邊防和軍隊是要錢的,魏忠賢通過大力征收工商稅使得邊防的錢得以著落,而且天啟的時候國庫的錢還是逐步增加的。而魏忠賢倒臺后,東林黨上臺了。

什么是東林黨?可以上百度查查,就是江南士大夫,而江南就是工商業(yè)高度發(fā)達的地方,東林黨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讓皇帝收工商稅,每當皇帝說沒錢要征稅的時候,他們就會說“朝廷焉能與民爭利”之類的話,舉一個例子:天啟帝的時候江南光茶稅一項就有20萬兩進賬,而崇禎帝的時候連十萬兩都收不上來。那么不征工商稅打仗的錢哪里來?這一筆稅就算在農(nóng)民的頭上了,而且東林黨還取消了礦稅。

所謂煤老板不交稅,資本家不交稅,每年守著一畝三分地的苦哈哈卻是連年加稅,而且東林黨一幫子還取消了各地的驛館,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工作,其中就有一個叫李自成的人。所以你看為什么天啟帝蘇州發(fā)生民變,而陜西那里的窮苦之地卻沒有,因為蘇州那邊的人有很多資本家,魏忠賢的政策已經(jīng)觸犯了他們的利益,而且你看五人墓碑記里面有幾個人就是商人。

陜西那邊,魏忠賢沒有加那些農(nóng)民的稅。有飯吃誰去造反?有人可能會說,崇禎那是遇到了小冰河時期。哪朝哪代沒有災難?為什么天啟帝的時候沒人反,到了崇禎帝的時候造反的人那么多?好,就算是退一萬步說,都小冰河時期了,農(nóng)業(yè)大幅度減產(chǎn),為什么朝廷還是往農(nóng)民頭上加稅,而不收資本家的稅?

光種地要收稅,開礦不交稅?做生意不交稅?有人說東林黨清廉啊,從不妥協(xié)啊,為國盡忠啊什么的,東林黨真的清廉?清朝入關的時候錢謙益家的錢連滿人都為之瞠目,為國盡忠?“順天命和水太冷”樓主聽過吧?沒聽過網(wǎng)上查查去,東林黨從不妥協(xié)?就是因為他們不妥協(xié)才使得明朝喪失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當時楊昌嗣說攘外必先安內(nèi),先和后金談判,盡全力把流寇剿滅了再說,然后就一幫子東林黨人說什么天朝安能屈服于蠻夷之類的話,明朝不是東林黨弄沒的是誰?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時候,崇禎帝撞鐘,文武百官無一覲見的,而唯一一個陪在崇禎帝身邊的人,就是我當今我們瞧不起的太監(jiān)?。?!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