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秦始皇竟是因為一句謊言而修建長城?
“亡秦者胡也”,萬里長城因一句謊言而修
一提到萬里長城,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秦始皇。盡管秦始皇不是歷史上修筑長城的第一人,也不是最后一人,但在人們的印象里,長城與秦始皇有著不解的淵源,提到長城就不能不說秦始皇。
秦始皇是一個有著強烈危機感和憂患感的帝王。當上皇帝之后,他并沒有因一統(tǒng)天下的成就而陶醉,相反卻一直憂心忡忡。大秦帝國是在暴力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反對的聲浪即使很小,但大規(guī)模爆發(fā)卻從未間斷。如何謀求大秦帝國的長治久安,是他的心愿也是他的心病,這件事無時無刻不在困擾著他。
大秦帝國在將新政推向全國的過程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難,為了獲得民眾對大秦帝國的認可,安定天下民心,秦始皇在完成統(tǒng)一大業(yè)之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始皇二十七年(公元前220年),開始不斷地巡幸天下。他巡游的地點先是選擇在秦國境內(nèi),試行一年之后,逐步推廣到秦國以外的領地。始皇二十八年,他從咸陽出發(fā),經(jīng)齊地也就是今天的山東到達海邊,又轉經(jīng)江蘇、湖南、浙江、湖北返回咸陽,其行程幾乎遍及整個中國。即便是在交通高度發(fā)達的今天,他的旅程仍然漫長得令人生畏。
巡幸天下使得秦始皇的思想意識受到很大沖擊,思維方式也受到很大影響。秦國在戰(zhàn)國七雄中處于西部邊陲,論武力它可以雄霸天下,但若論發(fā)達程度,無論是文化還是經(jīng)濟,與齊國等中原核心地帶相比都有著不小的差距。巡幸之旅雖然辛苦卻也令秦始皇大開眼界,一種流行于齊地的方術吸引了他,使他對求仙問道以及尋求長生不老之術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方術帶有強烈的神秘主義色彩,這可能有助于排解他身心的巨大壓力。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一位名為盧生的方士逐漸成為秦始皇的寵臣,他就是那位編造謊言引動秦始皇修建長城的主角。盧生原本燕人,雖然僅為一個方士,但對秦始皇的施政產(chǎn)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說到秦始皇的殘暴統(tǒng)治,歷史學家都繞不開兩件事,一是修長城,二是坑儒,這兩樁事的始作俑者都是盧生。按理說,當時正值壯年的秦始皇不應該對生死問題有那么緊迫的危機感,但長生不老似乎與長治久安有著天然的關系。為了尋求不死藥,秦始皇花費了大量的精力財力物力,求仙、封禪無所不用其極,最為典型的是派徐福帶三千童男童女到東海求仙,規(guī)模之大史無前例,但卻一去杳無音信。
秦始皇寄予厚望的方術之道沒有收到任何效果,他所面臨的現(xiàn)實威脅反而越來越大。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他在東巡的過程中遇刺,雖然幸免于難,但受到的打擊非同小可。不過兩年,他在咸陽微服巡行,又一次受到襲擊。這一次的打擊更甚前次,當年遇刺尚在秦地之外,這一次危險發(fā)生在首都咸陽。連京城的安全也成了問題,他內(nèi)心的無奈與恐慌可想而知。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對神秘主義的倚重更為強烈,他急于想找出威脅秦帝國的準確原因和有關自身安危的確切答案。始皇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15年,他派盧生去求仙人指點未來的發(fā)展方向。盧生此去沒有任何收獲,回來后,他對秦始皇大肆歌功頌德,吹拍溜須,言辭間沒有實質性的東西。對人們的阿諛奉承,秦始皇已聽了很多年。他需要的不是這些,他強烈渴望的是對鞏固政權真正有益的東西。于是他再派盧生入海尋求仙人指點,總是無功而返的方士這次帶回了一本《錄圖書》,這本讖書上記錄著一個驚天秘密:“亡秦者胡也”。
一直渴望對手的秦始皇終于找到了一個可以打擊的目標,他內(nèi)心的焦躁與不安便要迅速釋放。盧生一句搪塞責任的話引發(fā)了中國一場空前的戰(zhàn)略大震蕩。秦始皇立刻派大將蒙恬率領三十萬大軍北征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趕到陰山以北。秦始皇仍然不放心,為了防患于未然,又不惜血本,征用七十萬勞工,歷時多年,起臨洮(今甘肅岷縣)止遼東,綿延萬里大規(guī)模修筑長城,以絕胡人亡秦之患。
2、胡人究竟有什么樣的威脅,使得秦始皇如此興師動眾?
秦時指的胡人,就是以后的匈奴。追溯歷史淵源,匈奴原本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就秦國而言,其早期的建國史堪稱一部與胡人的斗爭史,中間既有失敗的教訓,也有成功的經(jīng)驗。秦昭襄王時,胡人威脅到秦國的北部邊境,秦國出于東進的考慮,對胡人采取了筑城防守的策略。
戰(zhàn)國中后期,胡人的力量進一步增強,他們飄忽不定的作戰(zhàn)方式令中原國家頭疼不已。趙武靈王以胡服騎射革新武裝,在與胡人的斗爭中大獲全勝。秦始皇統(tǒng)一全國時,匈奴人逐漸由一盤散沙匯合成一個較為統(tǒng)一的國家,實力又有所增強。匈奴首領稱為“撐犁孤涂單于”,“撐犁孤涂”是天子的意思,“單于”是廣大的意思,中原人習慣上將他們簡稱為單于。當時雙方邊境相對穩(wěn)定,秦軍與匈奴間沒有大規(guī)模的沖突。這一方面是因為秦軍善戰(zhàn),匈奴人不敢輕易挑釁。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匈奴所處的形勢險惡,他們西臨大月氏,東接東胡,南面強秦,三面都有強敵存在,匈奴不敢輕舉妄動。
按照當時的情勢判斷,如果秦帝國不主動挑起事端,匈奴是絕不敢輕易南下的。秦始皇是個有雄略的帝王,他早有征伐匈奴之心。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也就是秦國剛剛完成統(tǒng)一,秦始皇就有意趁熱打鐵,一舉收服匈奴。他在廟堂之上召集群臣廷議此事,受到丞相李斯的強烈反對。李斯認為與匈奴交戰(zhàn)有弊而無利,他分析雙方的情勢之后,給出了不可攻擊匈奴的幾條理由:
首先,匈奴居無定所,很難將其制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沒有城池居住,也沒有財富需要保護,根本不怕攻擊。
第二,攻擊匈奴,大秦將處于兩難境地。如果派輕騎兵速戰(zhàn)速決,糧草供應問題很難解決;而如果派輜重大兵壓境,則部隊的機動靈活程度受損,很可能追擊不上匈奴。
第三,即便取勝匈奴,結果也是無利可圖。匈奴地處蠻荒,經(jīng)濟文化非常落后,對秦國的發(fā)展壯大沒有多少效益。另一方面,俘獲的匈奴民眾也不好駕馭,弄不好還是安全隱患。但若將他們殺掉,那更不是天下蒼生和陛下所愿意看到的事。
李斯得出的結論是,勞師遠征匈奴只會消耗朝廷的力量而沒有實際收益,不利于秦國的長遠發(fā)展。應該說李斯的分析相當有見地,日后形勢的發(fā)展也與他的分析有許多吻合之處。李斯是秦始皇最為倚重的大臣,他的觀點在秦始皇那里有相當分量。再加上中原剛剛統(tǒng)一,百廢待興,穩(wěn)定中原局勢顯然比貿(mào)然進攻北方更為妥當,秦始皇只好將北擊匈奴的打算擱置下來。一晃6年過去了,中原的穩(wěn)定并沒有如期望中的那樣取得很大的進展,秦始皇感受的威脅反而越來越大。這種威脅常常是莫名的,因為不知秦國的未來如何,因為無處發(fā)泄內(nèi)心的恐慌,秦始皇非常焦躁不安。
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當燕人盧生向他獻上“亡秦者胡也”的圖讖時,秦始皇的情緒為之一振,他覺得大展身手的時機到了,消除大秦帝國隱患的時機來了。在他看來,如果不立即北擊匈奴,秦帝國很可能會亡于日益壯大的胡人之手。他委派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軍蒙恬率領三十萬精兵強將向匈奴發(fā)起了強悍的沖擊,一舉收復了河南與榆中地區(qū),第二年又收復高闕,直抵陰山及河套地區(qū)。匈奴受到沉重打擊,他們不僅抵不過蒙恬的攻擊,還擔心東西兩翼受到襲擊,最后干脆逃往大漠北方去了。
秦軍對匈奴此戰(zhàn),表面上看應該是大獲全勝,但正如李斯當年所指出的那樣,胡人居無定所,沒有不能放棄的地盤,他們隨時可以遷移,秦軍的勝利并沒有多少實質性的內(nèi)容可言,反而為自身平添了不少麻煩。匈奴人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戰(zhàn)法令秦軍非常頭疼,為了防止他們的侵擾,秦始皇決定修筑長城。一馬平川的地方適合匈奴人騎射行動,修筑城池限制他們的特長不失為一種有效的辦法。修城御敵并不是秦始皇的首創(chuàng),早在公元前7世紀前后,各諸侯為了抵御對方的進攻,就開始在自己的領地上修筑高大的城墻,這些城墻被稱之為長城。公元前4世紀前后,燕、趙、秦等國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擾,也相繼修建長城。
修筑長城御敵是古已有之的辦法,并不是什么創(chuàng)舉,但卻被秦始皇發(fā)揮到極致,對后世的影響極為深遠。秦代以后,沒有修過長城的朝代寥寥無幾。秦始皇不僅把趙、秦、燕、韓等國的舊有長城連成一線,又增筑擴充了許多部分,形成了長達12000華里的萬里長城。秦始皇不僅筑長城,還修建了直道。他的想法是,長城可以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保證秦不為“胡”所滅。而直道的修成,可以使秦國的騎兵在三天三夜之內(nèi)直抵陰山,給“胡人”以致命一擊。
就如同賈誼在《過秦論》中所言: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秦始皇大興土木最終國滅,一代皇朝竟二世而亡,嗚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