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要兒子當皇帝母親就得死!劉徹殺鉤弋夫人

2017-06-02 03:53:2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在看宮廷劇的時候,大多的劇情:都是后宮的女人為了生兒子鞏固地位而使出各種手段。當然,在古代歷史上的宮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憑子貴的現(xiàn)

在看宮廷劇的時候,大多的劇情:都是后宮的女人為了生兒子鞏固地位而使出各種手段。當然,在古代歷史上的宮廷中,也是普遍存在母憑子貴的現(xiàn)象,后宮女兒的地位往往與是否能為皇上誕下皇子有很大的關(guān)系。若自己的兒子可以當上皇帝,自己的地位也一定可以大大提升,例如王政君、武則天、孝莊太后、慈禧等。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有的妃嬪卻偏偏不愿意生兒子,因為誕下皇子不僅不會給自己帶來榮耀,有時候也會帶來殺身之禍。

最先執(zhí)行這個律法的是漢武帝,當年的漢武帝年邁,自知無法再管理朝政,準備立年幼的劉弗陵為皇帝,而當時劉弗陵的母后鉤戈夫人還年輕氣盛,漢武帝擔心自己死后,鉤戈夫人的勢力會變強大,奪走自己的江山,使呂后的事件再次上演,于是便下令將她處死。當時,鉤戈夫人還曾苦苦哀求,但是并沒有打動武帝,就這樣,鉤戈夫人死在了小小的劉弗陵眼前,這隊劉弗陵造成了很大的心里創(chuàng)傷。

到了北魏時期,這樣殘酷的繼承制度被寫進了律法,如果某位妃子誕下的兒子成為了皇帝,那么這個妃子就要自殺。從道武帝開始,凡是兒子被立為太子的妃子都被處死了,此制度一實行就實行了七代,有許多正值大好年華的女子無端死去。

例如道武帝的寵妃劉氏,生了長子拓跋嗣,后來拓跋嗣被立為太子,劉氏便被殺掉了。后來,拓跋嗣因為過于想念母親,經(jīng)常悲傷不已,后來竟被道武帝趕出了皇宮。

可以說,到北魏時期,“立子母死”發(fā)展到了鼎盛時期,這與拓跋古老的舊制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當時北魏還沒有確立一套父子傳承的繼承制度,而是以來與母親家族的勢力,即“母強子立”。但是到了道武帝的時期,這種情況發(fā)生了轉(zhuǎn)變。道武帝用戰(zhàn)爭手段強硬離散了母族的部落,后來先后逼死了自己的母親和太子的母親。不過殺母立子的制度雖然打破了舊制度,但是也因此犧牲了許多無辜母親的生命。

孝文帝拓跋宏的父親信仰佛教,因此在拓跋宏五歲的時候就退位,把皇帝的位置讓給了他。但是由于拓跋宏的母親在立太子時按照制度被賜死,因此拓跋宏只能由馮太后撫養(yǎng)??上攵?,馮太后對待拓跋宏非常之不好,經(jīng)常體罰他,甚至有一次大冷天把拓跋宏關(guān)在黑屋子里面三天不給飯吃。后來,孝文帝的賓妃們都希望自己生孩子是個公主,而都不愿意生男孩,以免到時候兒子一旦被立為太子,自己就只有死路一條。

好在這個制度到了宣武帝元恪時得到了廢除,因為宣武帝深信佛教,不忍殺生,于是便廢除了“子貴母死”的制度,宣布立太子時,不需要再殺太子的母親。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