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極寒天里最極端的御寒方式 竟然吞砒霜

2017-06-02 04:03:44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有新聞?wù)f,不少地方的救助站主動上街尋找流浪人員,為他們提供避寒、回家等幫助,但這樣的幫助往往遭遇尷尬:有人寧愿在外面凍著,也不愿接

有新聞?wù)f,不少地方的救助站主動上街尋找流浪人員,為他們提供避寒、回家等幫助,但這樣的幫助往往遭遇尷尬:有人寧愿在外面凍著,也不愿接受救助。譬如有乞討者認(rèn)為,一旦進了救助站,一是不自由,二是沒法賺錢了。

想起曾看過的一則古代筆記文,提到古代無家可歸者的御寒問題。

找了找,是明代謝肇浙的筆記《五雜俎》中的一則——

“京師謂乞兒為花子,不知何取義。

嚴(yán)寒之夜,五坊有鋪居之,內(nèi)積草秸及禽獸茸毛,然每夜須納一錢于守者,不則凍死矣。

其饑寒之極者,至窖干糞土而處其中,或吞砒一銖。

然至春月,糞砒毒發(fā)必死。

計一年凍死毒死不下數(shù)千,而丐之多如故也?!?/p>

文中描述的,并非官方的救助站,因為到那鋪里御寒,是要交錢的。可就這樣的“一錢”,也有人不能天天有,于是吞砒霜、鉆糞窖以御寒,終至染毒死亡。

這就有些像飲鴆止渴了。

《后漢書?霍谞傳》有這樣一句: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

附子,一種毒性很強的中藥;鴆,大家都知道,是傳說中的毒鳥,用它的羽毛浸的酒能毒死人。

吞砒御寒,食附療饑,飲鴆止渴,這樣的詞,在極寒天氣里,讀來更讓人覺出寒意。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