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歷史上終結亂世的開國皇帝為什么評價這么低

2017-06-02 04:22:0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對于中國古代歷史來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長期存在的歷史規(guī)律。但是,雖然亂世之后總有一個新的朝代來終結分裂的局面,不過,對于終

對于中國古代歷史來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是長期存在的歷史規(guī)律。但是,雖然亂世之后總有一個新的朝代來終結分裂的局面,不過,對于終結亂世的開國皇帝,幾乎個個都是千古一帝級別的人物。比如結束春秋戰(zhàn)國數(shù)百年分裂的秦始皇,再比如結束南北朝亂世的隋文帝等,歷史對于他們的贊譽無需贅言。但是,對于終結三國亂世的司馬炎,卻始終沒有普遍而且較高的評價。

首先,對于司馬炎的評價,大部分是褒貶并存的,比如前半生勵精圖治,開創(chuàng)一定的太平盛世,但是在吞并吳國完成統(tǒng)一后,卻陷入到驕奢淫逸中。并且,相對于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等人,晉武帝司馬炎的評價明顯低了幾個檔次。對此,在筆者看來,這第一是因為司馬炎終結三國亂世的含金量太低了。先說劉備建立的蜀漢,那是司馬昭在世的時候消滅。而司馬炎可以篡奪曹魏的天下,卻建立在司馬懿和司馬昭完全鋪好的道路上。至于在位時吞并的吳國,因為東吳國君孫皓的昏庸,其難度也是相對較低的。

其次,至于司馬炎建立的西晉王朝,司馬懿和司馬昭提拔培養(yǎng)的官員成為核心統(tǒng)治集團,尤其是西晉的官僚制度和行政體系,那也是司馬炎的父輩在世的時候就制定好的。換而言之,司馬炎雖然創(chuàng)建了西晉,但是究其根本,也是他的父輩和祖輩一手打造的。值得注意的是,相對于秦始皇等開國皇帝,司馬炎而立之年以前不過是個中護軍,也沒有參與到新王朝的籌備工作中。當然,和司馬炎相似的是,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也是仰仗曹操生前已經(jīng)將漢獻帝徹底架構并打造了相應的統(tǒng)治架構。由此,司馬炎和曹丕一樣,更多的是走個過場。

再者,司馬炎雖然為西晉經(jīng)濟文化發(fā)展做出重要貢獻,但是,司馬炎在位時期的分封制,顯然不利于西晉朝廷的集權。并且,因為司馬炎晚年生活奢侈腐化,西晉朝廷日漸腐朽等,終于在他去世后不久就發(fā)生了“八王之亂”,這場戰(zhàn)亂長達16年,加上天災不斷,瘟疫流行,廣大勞動人民又開始大批死亡或流離失所,西晉王朝由此陷入到衰敗中,而這,跟司馬炎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

最后,相對于司馬炎之前的漢朝,西晉王朝只在延續(xù)了五十年后就都城被攻占,這也可以視為西晉的污點之一。在此之后,東晉王朝仍舊存在了上百年,并且五復洛陽,武功之盛冠絕歷代南朝。由此,對于晉武帝司馬炎來說,之所以沒有得到歷史的高度評價,主要是因為他的參照對象是秦始皇、劉邦、楊堅等一代明君,和這些大一統(tǒng)皇帝比起來,司馬炎顯然會成為反面例子。但是,如果不用如此的高標準苛責,在歷史長河中,司馬炎至少算是中上水準的皇帝了。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