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古代寫手稿酬高 宋太宗為獎勵宮廷文人設(shè)潤筆錢

2017-06-07 22:27:42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南宋學(xué)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到唐代,潤筆已成了文人約定俗成的寫作收入。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文章寫得快而且華麗,請他代筆的人

南宋學(xué)者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到唐代,潤筆已成了文人約定俗成的寫作收入。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文章寫得快而且華麗,請他代筆的人眾多,因此,家里“金帛盈積”。

曾任北海太守的唐代書法家李邕,文章也一流。朝廷中的達官貴人和各地寺廟,紛紛拿著金錢請他寫文章。李邕一生,這類文章寫過八百篇,“受納饋遺,亦至巨萬”。但他好尚義氣,愛惜英才,常用這些家資來拯救孤苦。《新唐書》說,自古以來,因?qū)懳恼芦@錢財之多,沒人可以比得上李邕。

唐代憲宗年間,李愬雪夜出兵奇襲蔡州,這就是史上有名的淮西戰(zhàn)役?;次鲌蠼莺?,韓愈為之撰寫《平淮西碑》碑文,卻把功勞記在了另一位大將韓弘身上。韓弘喜出望外,拿出五百匹絹贈韓愈。李愬部將石孝忠極為憤怒,冒死推倒了韓文碑。盡管韓愈所寫碑文表彰的對象有爭議,但此文確實寫得精彩備至,可謂“下筆煙飛云動,落紙鸞回鳳驚”。

按《中國物價史》所記唐朝開元盛世時物價,絹一匹值200文,米一斗值13文。五百匹絹,大致相當(dāng)于7690斗米。又按《中國度量衡考》所記,當(dāng)時一斗米約有13斤?,F(xiàn)在買13斤普通大米,大概需要26元,買7690斗則需要199940元。也就是說,韓愈此篇碑文就拿了近20萬元稿費。此碑文只有1505個字,換言之,每個字至少132元。

《容齋續(xù)筆》還記載了跟韓愈同時代另一位著名寫手皇甫湜,他給裴度寫過一篇《福先寺碑》碑文,裴度贈給他的車馬繒采已經(jīng)很多,但是皇甫湜仍不滿意地說:“碑文三千字,每個字須三匹縑,你給得也太少了!”裴度于是笑著送給他九千匹絹。九千匹絹,相當(dāng)于360萬元,1200元一個字的稿費,要在今天,一定會讓媒體揮汗炒作。

唐朝后期著名詩人元稹死了,白居易給元稹寫了篇墓志銘。元稹的兒子為給白居易的這篇墓志銘發(fā)像樣點的潤筆,不惜拿出銀馬鞍、玉腰帶、馬車、綾羅綢緞,以及丫環(huán)等,折合銅錢六七十萬。白居易在《修香山寺記》中,翔實記載了他反復(fù)謝絕作墓志銘的報酬,不成后遂將其捐獻用于修葺香山寺之事。

《宋朝事實類苑》記載,宋太宗為了獎勵宮廷文人,設(shè)??睢皾櫣P錢”,并“降詔刻石于舍人院”。宋代官俸較薄,皇家有此之設(shè),也算是對文人的人文關(guān)懷了?!囤脞艆部肌愤€記載,宋代王寓在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二十一日,一晚上寫了四道制文,宋徽宗賞賜給他不少堪稱無價之寶的御用之物。

翰林學(xué)士孫抃撰寫《進李太后赦文》,宋仁宗讀后“感泣彌月。明賜之外,悉以東宮舊玩密赍之”?;实垡貢鴮懝纳杏卸髻n,則臣下按例有饋贈更不待言。北宋名臣寇準(zhǔn)拜相時,楊億撰寫制書,其中稱寇準(zhǔn)“能斷大事,不拘小節(jié)”,寇準(zhǔn)認(rèn)為“正得我胸中事”,于是,“例外贈百金”。

明代的潤筆,初期為個別現(xiàn)象,至中后期則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潤筆對明朝中期以后的文化作品商品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翻開明代中期以后官員的文集,像嚴(yán)嵩、海瑞、張居正、汪道昆、王世貞等,無論是傾朝權(quán)貴,還是清正官紳,文集中都充斥了應(yīng)酬性文章,其中相當(dāng)一部分是收了費的。即如海瑞,其閑居在家,有薄田四十余畝,卻也為人作文,接受饋贈。

清代的潤筆之風(fēng)更盛。清初,病危的錢謙益,利用黃宗羲的文筆與自己的名氣,三篇文章所得的潤筆竟達三千兩白銀,這三篇文章分別是墓志銘、詩序、莊子注序。

清代的鄭板橋晚年所寫就的妙文《板橋潤格》,更是對自己作品的潤筆明碼標(biāo)價,他自定潤筆費標(biāo)準(zhǔn)、拒收禮物,且作詩說:“畫竹多于買竹錢,紙高六尺紙三千,任渠話舊任交接,只當(dāng)秋風(fēng)過耳邊。”其六親不認(rèn),只認(rèn)現(xiàn)銀的姿態(tài)確實是驚世駭俗的。據(jù)考證,鄭板橋?qū)懴隆栋鍢驖櫢瘛返那≈腥~,每兩銀子約合五百文,每斗米價值六十文。也就是,鄭氏每作一大幅,可買米五十斗,即一千斤米左右。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