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三國中劉備生前不伐魏國是有何難言之隱?

2017-06-07 22:44:5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呂蒙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被馬忠所擒后被殺,荊州落入東吳手中,后張飛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張達殺死后投降東吳,此時,劉備執(zhí)意舉兵

呂蒙白衣渡江,關羽敗走麥城,被馬忠所擒后被殺,荊州落入東吳手中,后張飛由于酒后鞭笞士卒被范疆張達殺死后投降東吳,此時,劉備執(zhí)意舉兵伐吳,諸葛亮和趙云都力勸劉備,后來伐吳失敗劉備病死在白帝城,更是讓很多人后悔當時的決定,那么劉備一定要伐吳還不是去伐魏呢?

且說關羽死后,劉備“一日痛哭三五次,三日水漿不進,只是痛哭,淚濕衣襟,斑斑成血”。比孟姜女哭長城還要凄切。當然,這個還可以說是結義情深,不是裝的??墒呛髞?,“早有人報到成都,報說曹丕自立為大魏皇帝,……且傳言漢帝已遇害,漢中王聞之,痛哭終日,……因此憂慮,至染成疾,不能理事?!笨揸P羽還沒有哭出病,哭皇帝倒哭出病來了,還憂慮,憂慮什么事呢?

當然,大小官僚們善體上意,勸劉備當皇上。第一次,“漢中王勃然變色曰:孤豈效逆賊所為!”第二次再勸,劉備說:“孤雖是景帝之孫,……今一旦自立為帝,與篡竊何異”這話頭就松多了。先說自己是皇族嫡系,景帝之孫,有資格當皇帝。再暗示“自立為帝”不行,要大家大力擁戴。第三次,在諸葛亮家里,劉備才說了實話:“吾非推阻,恐天下人議論耳?!辈皇遣幌氘敾实郏桥氯苏f閑話,把“君子”的畫皮戳穿了。

有一點也很有意思,曹丕明明沒有殺漢獻帝。劉備在洛陽肯定有不少細作,怎么會沒有確切情報,反而聽信傳言,說漢獻帝死了呢?還是劉備自己派人造的謠言?只有漢獻帝死了,他的皇帝才能當的名正言順,否則,最多只能自封個什么代王,攝政王什么的,還要去救真皇帝。

劉備經過千辛萬苦,終于當上了皇帝。最重要的,就要保住這個寶座。群臣勸他伐魏,劉備是有苦難說,如果和魏國開仗,把漢獻帝救回來了,那這個皇帝究竟是誰來當呢?劉備此時的心態(tài)和一千年后的南宋皇帝趙構完全一樣。趙構知道岳飛是員忠心耿耿的大將,又能征善戰(zhàn),把金兵趕回了黃河以北??墒且氖窃里w偏偏不知趣地要“迎回二圣”。那兩個老皇帝要是回來了,趙構的皇帝就當不穩(wěn)了。故而,就是沒有秦檜,趙構也得想個辦法把岳飛廢掉。

劉備心里的想法是這樣:在漢獻帝死之前,無論如何不能伐魏。自己是打著“匡扶漢室”起家的,要是漢獻帝找上門來,就夠自己一嗆。那時讓位吧,又舍不得,不讓吧,又說不過去。不伐魏的借口,就是要為了“兄弟之義”,伐吳為關羽報仇。

劉備伐吳當然不希望自己失敗,故所以起大軍七十萬,在兵力上勝過孫權。但又不希望速勝,最好是能托到漢獻帝死了以后,再結束這場戰(zhàn)爭,因此這次出征不帶諸葛亮,不帶馬超,讓趙云殿后。明明是一兵強將弱,不求大進取得架式。真要是急著報仇,應該讓諸葛亮統(tǒng)兵,勇將趙云,馬超打先鋒才是。諸葛亮也說:“若只欲伐吳,命一上將統(tǒng)軍伐之可也,何必親勞圣駕?”

蜀吳兩軍一交,劉備開始是屢戰(zhàn)屢勝,當然開始驕傲輕敵,也產生了警惕:這仗的進度要放慢,不能這么快就把吳國滅了,自己又要面對伐魏,迎回漢獻帝的頭痛問題。于是命令部下,“移營于山林茂盛之處,近溪旁澗,待過夏到秋,并力進兵。”為關,張報仇也不著急了,大家先過個暑假。而且連營七百里,平均每一里地只有一千個兵,戰(zhàn)線拉的這么長,一派防守得架式,根本不不可能組織任何有效的進攻。

陸遜一把火,燒的劉備大敗虧輸。沒有臉回成都了,躲在白帝城養(yǎng)病,一直到死。劉備想來也是后悔的緊。不過從一織草席的勞動人民,能混到皇帝,倒也是“有志者,事競成”啊。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