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宮里的女人 朱元璋死后用46名絕色美女殉葬
西漢時期,選妃制度已經(jīng)形成,到東漢更訂為律條。帝王們每年都要派遣中大夫等官員在洛陽等地搜羅選擇美女,“閱視良家童女年十三以上,二十以下,姿色端麗合相法者,載還后宮,擇視可否,乃用登御。”
唐朝天寶年間,專門設(shè)立了選妃機構(gòu)。該機構(gòu)每年都得派出使者(喚作“花鳥使)到全國各地物色天下美女。《新唐書后妃傳》記錄唐玄宗李隆基自從武惠妃死后,“后庭數(shù)千,無可意者”,當(dāng)時善于逢迎拍馬、投其所好的高力士之流為博皇帝歡心,不惜花費人力物力,廣羅天下美女。
白居易在《長恨歌》中說唐玄宗“后宮佳麗三千人”,杜甫的《劍器行》則言“先帝侍女八千人”。而《新唐書》等史書則介紹說,開元、天寶時期的宮中嬪妃最多的竟有四萬人!這些雖非實數(shù),但數(shù)量眾多則是無疑的。
宋代以后,歷朝皇帝仍然有大批宮女充塞后庭,可憐的良家女子們被強行押進宮后,除極少數(shù)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和召增、加恩外,絕大部分都被鎖在寥落冷寂的深宮之中。她們有的自十六歲被選入宮,直到老死,到頭來連皇帝的影兒都見不著,更談不上寵幸了。
有些宮女被禁錮多年后還被統(tǒng)治階級作為殉葬之物。據(jù)說秦始皇死后,很多宮娥美女都被作為殉葬品。即使不作殉葬品的,有些宮女還得當(dāng)“陵園之妾”,用來給死去的先皇作伴,她們命薄如絲,“山宮一閉無開日,未死此身不令出?!?/p>
明太祖死后,共陪葬及殉葬46個嬪妃,除了兩個死在太祖之前,最后得以埋在太祖陵墓的東西兩側(cè)外,其余人都是殉葬而死。
給朱元璋殉葬的人具體有多少人,史上并無確切的記載。據(jù)明末人毛奇齡所著《彤史拾遺記》記載,“太祖以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惟宮人十?dāng)?shù)人?!?/p>
后來,朱允炆對這些生殉后妃宮女的家屬進行了表彰和封賞。張鳳、李衡、趙福、張弼、汪賓、孫瑞、王斌、楊忠、林良、李成、張敏、劉政等人都被封賞,授以“千戶”、“百戶”之職,其官皆世襲。他們都是給朱元璋殉葬宮人的父兄,即所謂“朝天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