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勞比諸葛亮還大的一個三國謀臣是誰呢?
三國作為一個歷史時期,應是指公元220年,曹丕稱帝,到280年吳國被滅,這六十年的時間叫做三國。但是《三國演義》沒有受這個限制,實際上是從東漢后期,公元184年黃巾起義寫起,達百年時間。在這個時間里,風起云涌,各地的軍閥都起來發(fā)展自己的勢力?!度龂萘x》把大大小小的戰(zhàn)爭寫得非常精彩,我們看看他寫戰(zhàn)爭,有一個很大的特點,不重點對戰(zhàn)場上廝殺的描寫,而是重點寫戰(zhàn)爭前后雙方的智謀較量。有的學者統(tǒng)計過,《三國演義》里面一共寫了四百多處智謀的較量,而這些計謀,絕大多數(shù)出自于謀臣。
一般來講,謀臣比較有才干,有思想。但同時,他們也有一個人生的哲學,那就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講,也有一點兒雙向選擇的意思,君主要選擇一些謀臣為他做事,謀臣也要選擇君主。所以說諸葛亮在擇主時是那么謹慎。
如果說特別突出個人的作用,對于歷史發(fā)展的解釋也可能不是很科學的,但是《三國演義》充分體現(xiàn)了這種人謀的重要性,則很值得注意。不是老講,魏吳蜀,分占天時、地利、人和嘛。諸葛亮在很多地方講人謀,人謀的重要性是不可低估的。所以《三國演義》把這些謀臣寫得非常生動。首先《三國演義》所寫的關于全局性的謀略都是由謀臣提出來的。
諸葛亮的隆中對,對天下大勢有非常準確的分析,從而確定了聯(lián)吳抗曹的總體戰(zhàn)略。東吳的魯肅,他對當時整個形勢也作了分析:曹操“不可卒除”,不可能馬上把他消滅掉,我們現(xiàn)在應“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然后“競長江所極,據(jù)而有之”,這對孫權來講也是極大的啟發(fā)。曹操也是,他取得了極大成功的策略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曹操能夠取得成功的一個最重要的策略,而提出這個策略的恰恰是他手下的大謀臣荀彧。當漢獻帝歷盡艱辛回到洛陽時,荀彧告訴曹操:一定去把漢獻帝請回許都。由此確定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局面。
其次,《三國演義》里寫了很多戰(zhàn)爭,特別是歷史上幾次有名的戰(zhàn)例:官渡之戰(zhàn)、赤壁之戰(zhàn)等,這幾次戰(zhàn)爭的描寫是非常生動的,但是我們看戰(zhàn)爭最后勝負的決定都依賴于謀臣的策略,突出表現(xiàn)了謀臣的作用。大家看官渡之戰(zhàn),這場戰(zhàn)爭對歷史的發(fā)展具有巨大的作用,戰(zhàn)勝袁紹才能使曹操統(tǒng)一北方,所以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對曹操來講是關鍵的一步。這場戰(zhàn)爭,在我們中國的戰(zhàn)爭史上非常有名,為什么?它是一次以少勝多的戰(zhàn)例,因為當時袁紹是七十萬大軍,曹操只有七萬人馬,相聚于官渡,曹操在官渡堅持了兩個月,覺得沒希望了,處在非常困難的情況下。在許都留守的荀彧就給曹操寫了一封信,信中說:在現(xiàn)在的情況下,第一要堅持,因為當時曹操很想撤退了;第二等待形勢的變化,荀彧看到了形勢要有變化;第三用奇謀。曹操接到這封信,大喜,在官渡堅持下去,最后以少勝多。
這是荀彧給他出的主意。荀彧的眼光是非常犀利的,看得見當時形勢的變化。而在具體細節(jié)上,曹操的勝利也是靠了一個謀臣——荀攸,荀攸本是袁紹手下的謀臣,但是袁紹是一個沒有大志的人,所以荀攸離開了袁紹,投靠了曹操。正是荀攸的計謀,曹操才取得了勝利,因為荀攸告訴他,袁紹軍隊號稱七十萬,他的糧草都在別的地方,到那里把它燒了,他必然就亂了。荀攸非常厲害,給曹操出了這個主意,曹操就是按照荀攸的計策去做,結果大破袁軍,取得官渡之戰(zhàn)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