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才女李清照為何被批荒淫放肆 曾以身體寫作

2017-06-24 12:08:40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她生于神宗元豐七年二月初五日(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號易安居士,濟南章丘(今屬山東濟南)人。她生于神宗元豐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紹興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yōu)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

李清照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huán)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后,與丈夫趙明誠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書畫的搜集整理,共同從事學術(shù)研究。生活美滿。金兵入據(jù)中原后,流落南方,趙明誠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一生經(jīng)歷了表面繁華、危機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動亂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國古代罕見的才女,她擅長書、畫,通曉金石,而尤精詩詞。她的詞作獨步一時,流傳千古,被譽為“詞家一大宗”。她的詞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多描寫愛情生活、自然景物,韻調(diào)優(yōu)美。如《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后期多慨嘆身世,懷鄉(xiāng)憶舊,情調(diào)悲傷。如《聲聲慢·尋尋覓覓》。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既有巾幗之淑賢,更兼須眉之剛毅;既有常人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愛國情懷。她不僅有卓越的才華,淵博的學識,而且有高遠的理想,豪邁的抱負。她在文學領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在同代人中

她的詩歌、散文和詞學理論都能高標一幟、卓爾不凡。而她畢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則是詞的創(chuàng)作。她的詞作在藝術(shù)上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在詞壇中獨樹一幟,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shù)風格——“易安體”。

她不追求砌麗的藻飾,而是提煉富有表現(xiàn)力的“尋常語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來表現(xiàn)對周圍事物的感觸,刻畫細膩、微妙的心理活動,表達豐富多樣的感情體驗,塑造鮮明、生動的藝術(shù)形象。在她的詞作中,真摯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渾然一體。她將“語盡而意不盡,意盡而情不盡”的婉約風格發(fā)展到了頂峰,以致贏得了婉約派詞人“宗主”的地位,成為婉約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時,她詞作中的筆力橫放、鋪敘渾成的豪放風格,又使她在宋代詞壇上獨樹一幟,從而對辛

棄疾、陸游以及后世詞人有較大影響。她杰出的藝術(shù)成就贏得了后世文人的高度贊揚。后人認為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她被稱為“宋代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也是中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一位女詞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譽。

當然了,“美女作家”嘛,本來美女就夠招眼的了,再冠上個“作家”之名,而且還是以“身體寫作”的美女作家,不挨罵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纯聪旅孢@幾句,就知道那時候的人罵得也不是無中生有。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冰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廚枕簟涼”。(《丑奴兒》)

這首詞更絕了。剛才我們講的第一首詞,雖然表現(xiàn)的是少女蠢蠢欲動的“春心”,這“春心”好歹還是經(jīng)過掩飾的,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這第二首詞可就連這點羞答答的掩飾都剝掉了,變成明目張膽的挑逗了。

首先時間上就更加曖昧了:是刮了風下過雨之后的夜晚。而且呢,還是夏天的夜晚,因為“洗盡炎光”啊,也就是說,晚上這場風雨,把白天的炎熱都洗刷干凈了,是夏天里一個難得的涼快的夜晚啊。詞一開始,就交代了時間和天氣,在這樣的時間和天氣里,一看就知道有故事要發(fā)生吧?

果然,在這美妙的、涼快的夏夜,我們的女主人公款款出場了--理罷笙簧。李清照是大家閨秀,出身于書香門第,琴棋書畫是無所不通。彈琴畫畫都是她的業(yè)余愛好,雖說是業(yè)余愛好,可都趕得上專業(yè)水平啊。琴彈給誰聽呢?我們說知音知音,

琴是彈給懂琴的人聽,對牛彈琴的事傻瓜才會干哪。這聽琴的人是誰,詞里面沒有直接說。她沒說不要緊,我們可以推斷,從哪里推斷?--“檀郎”。

檀郎本來是指晉代一位名叫潘岳的美男子,后來詩詞當中往往就用“檀郎”來泛指美男子了,女子也常常用“檀郎”來作為對愛人的昵稱。所以“檀郎”就有了兩層意思,一層相當于我們今天說的“帥哥”,一層相當于我們說“親愛的”。對李清照來說,她的“親愛的”“帥哥”,當然就是丈夫趙明誠了。

“理罷笙簧”,就是說:奏完了一曲動聽的歌兒。要注意了,這古代的詩詞里面,處處都是陷阱--表面上只是說彈琴,可實際上,彈琴絕對不僅僅是自娛自樂,她總得有聽琴的人,這聽琴的人當然就是她親愛的“檀郎”了。彈琴聽琴又意味著

什么呢?我們知道,古代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漢代才子司馬相如用琴聲挑逗美女卓文君,卓文君怦然心動,義無返顧地與父母斷絕關系,跟著窮光蛋司馬相如私奔了,這就是所謂的“鳳求凰”的來歷。可見古人彈琴,在同性,是為了尋覓知音;

在異性,可就是為了求愛了。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