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臘八節(jié)腌制臘八蒜的習(xí)俗是國人為了催債發(fā)明的?

2017-06-24 14:02:59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說起來話長,關(guān)于臘八蒜,據(jù)說是因為“蒜”字和“算”字同音。傳說古時候,進入年關(guān),做生意的這天都要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準備過年,不管是

說起來話長,關(guān)于臘八蒜,據(jù)說是因為“蒜”字和“算”字同音。傳說古時候,進入年關(guān),做生意的這天都要把一年的收支算出來準備過年,不管是欠別人的,還是別人欠的,心里都要有個數(shù)。

欠賬的那些怎么辦呢?快過年了,又不好到人家里明目張膽地去要賬,國人自古愛面子,就想出了泡制“臘八蒜”送上。欠賬的人收到臘八蒜,心里就會明白該還債了。“蒜”與“算”同音嘛。我們當?shù)赜芯淅显挘骸芭D八粥、臘八蒜,放賬的送信兒,欠債的還錢。”用臘八蒜當作催債提示,倒也算是難得的苦心。不過,這種催債的形式,在現(xiàn)在卻不太靈驗了,比如那些欠債不想還的人,就是你白白的再搭上幾瓶醋和蒜也不會把錢還給你。

這只是傳說,還值得深究。臘八蒜好吃卻是實實在在的事。單看那翡翠碧玉般的蒜瓣,你就忍不住流口水了,不是說秀色可餐么?蒜辣醋酸香溶在一起,是吃餃子的最佳佐料,拌涼菜也可用,味道神奇,是北方冬天獨有的美味。

怎么腌制臘八蒜呢?其實腌制臘八蒜也很簡單,就是在陰歷臘月初八的這天來泡制蒜。材料就是醋和大蒜瓣兒。陳醋和米醋即可,白皮蒜和紫皮蒜都行。做法也是極其簡單的,只要掌握幾個小竅門,你也能腌出湛清碧綠的臘八蒜。

首先將剝了皮的蒜瓣兒洗凈控干水分,取玻璃或者陶瓷容器裝3/4蒜進去,再加醋到瓶口,然后擰緊蓋,放在陰涼且能見到陽光的地方,慢慢地泡在醋中的蒜就會變綠,最后會變得通體碧綠,如同翡翠碧玉,到過年吃餃子的時候就可開封了。切記,容器一定要無油無水,不要用塑料的容器;剝壞的蒜瓣不要用,否則蒜會變質(zhì);蒜瓣要小些的,放的時候要瓷實。這樣腌制的臘八蒜才會口感酸辣適度,香氣濃而帶有甜味。

用醋來腌制蒜并不是稀奇的事情,奇妙的是其他時間,你卻根本泡不出來那翡翠綠來,而且味道也不能彼此相融。臘八蒜的好看好吃,或許不是簡單的醋和蒜的化學(xué)反應(yīng),想必還有一些其他因素吧。

有人說,明朝文人有些另類,與唐代文人的大氣磅礴不同,與宋代文人的寬仁大度不同,明代文人大都處世固執(zhí),做事偏激,為了某些不切實際的名聲名譽、道統(tǒng)傳統(tǒng)而爭論不息,實則對國家和人民利益沒有任何好處。其實,這話說得有些言過其實,應(yīng)該說,明朝文人不是有些另類,而是他們的言行反映出來的極端風(fēng)氣太另類。

明朝嘉靖年間,曾發(fā)生圍繞世宗朱厚熜生父、生母的尊崇典禮而進行君臣論戰(zhàn)的所謂“大禮儀”事件,就因為世宗的生父、生母不是皇帝、皇后的身份,而引起整個文官群體卻如臨大敵,誓死捍衛(wèi)所謂的“正統(tǒng)”,一定要爭論出個“名正言順”才肯罷休。

這件事情發(fā)生不久,后來又發(fā)生了“紅丸案”、“移宮案”等等,無不反映了整個明朝文人這種極端的傾向:不考慮國家的實際利益,為的是個人的名節(jié),不惜采取對抗皇帝的行動。明朝文人們似乎以“當眾頂撞皇帝”而“被打屁股”這樣極端的事情為榮,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他們忠君愛國的狂熱理想。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