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紋龍史進身為一介平民為何敢自紋龍在身上?
《水滸傳》中一百零八將根據(jù)每個人的特征與經(jīng)歷,各有各的別稱,其中我們耳熟能詳?shù)木陀斜姸鄤e稱,例如豹子頭林沖,花和尚魯智深,及時雨宋江,行者武松,母夜叉孫二娘等等,九紋龍這個稱號指的就是史家莊少莊主史進。
史進在《水滸傳》中的排位雖然不高,但卻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人物角色,是一百零八將中第一個出場的,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二十三位,馬軍八虎騎兼先鋒使第七名。史進是梁山泊的前期人物,原本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徒弟,之后同朱武、陳達楊春聚義少華山,并且籌劃行刺華州刺史,最終東窗事發(fā),身陷囹圄。
在《水滸傳》第五十八回中“吳用賺金領吊墜,宋江鬧西岳華山”,故事發(fā)展中,史進得到機會獲救,并因此集解了更多了沒落豪杰,少華山眾人相約上梁山,與朝廷對抗。
梁山泊后期,因宋江對朝廷抱有希望,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卻被朝廷利用,在征討方臘叛軍是,梁山好漢死傷無數(shù),史進也在此時在昱嶺關中箭身亡。
《水滸傳》的結局是悲慘的,印證了封建社會農(nóng)民起義最終失敗的固定結局,朝廷無道,梁山好漢便扛起了“替天行道”的大旗,而朝廷昏暗的原因是“賊臣蒙蔽了圣聰”,因而他們造反便是只反貪官,不反皇帝,所以最終又不得不歸服天子腳下,而“替天行道”的大旗,也終于換成“順天”、“保國”了。這也是《水滸》英雄們最終走上悲劇結局的原因之一。
九紋龍圖片
九紋龍史進被世人所記住的特征就在于其膀上紋著九龍圖騰,但如此尊貴的圖案紋刻于身上有何深意呢?我們都知道在古代龍象征著帝王,平民百姓根本沒有權利接觸有關“龍”的任何指代物品。
歷史上,文身常被代表某種身份和團伙標記。但作為民俗,主要有以下幾個作用:一、顯示勇武;二、作為精神寄托,乞求某種護佑,從而增強自己的意志和力量;三、一種時尚追求,為了美觀,并無什么目的性。
史進“刺著一身青龍”的目的也許兼有這三個作用吧。他在“肩臂胸膛”上刺的“龍”更是有其深刻意義。龍實際上是中國人的“圖騰”,所以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也自然是家喻戶曉的了。
作為水滸中第一個出場的梁山好漢,身上刺上作為“天”、“王室”象征的九龍形象,作者的意思很清楚,他在書中講述的梁山好漢,都是朝廷法統(tǒng)外的,都是天上的星宿,領的是“天意”,他們的“梁山泊事業(yè)”是“天的事業(yè)”,怪不得他們打的旗幟是“替天行道”。這一點金圣嘆早就看出來了,他看到史進的名字就說:“史者,史也,寓言稗史亦史也”,進者,近也,史進者,近于史也。再者,史進是“史記”的諧音,無疑,水滸作者一開始就在暗示讀者:他是在講歷史,從另一個角度講歷史。
梁山四條龍之九紋龍
梁山四條龍各指天閑星入云龍公孫勝,天微星九紋龍史進,天壽星混江龍李俊,地短星出林龍鄒淵,地角星獨角龍鄒潤。在《水滸傳》中號稱梁山四條龍,實則是五條龍。
九紋龍史進在梁山好漢中可謂是先天造勢很成功,一出場便描寫其膀上紋有九條龍,氣勢攝人,又是好漢中唯一的大宋正規(guī)軍隊最高武藝教練王進的真?zhèn)?,但似乎持續(xù)力不足,一下狠心落山為王后,便遭到了朝廷軍的剿殺,鋃鐺入獄,在赤松林那一章節(jié),都已經(jīng)遺忘了這一人物的存在,筆鋒一轉,只見史進正在西華州牢里眼巴巴地等人來救助。
梁山人馬將史進從牢里解救出來時,史進甚為感恩,并提出來攻打芒碭山以回報梁山。卻不料首戰(zhàn)不利,損兵折將百來號人,即使身邊有神機軍朱武,也不能助史進一臂之力,雖然史進是《水滸傳》中第一個登場的人物,但其不爭氣的作為使其在梁山好漢的排名接連下降,他所立下的戰(zhàn)功似乎都比上他身上的紋身震懾世人。
而梁山好漢中的另外四條龍,入云龍公孫勝在梁山好漢中排名第四,遙遙領先,而其一身道藝,也使得逃過梁山好漢全軍覆沒的劫難,在歸降朝廷后,討伐田虎,消滅王慶,功成身退,回到薊州潛心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