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歷代皇帝的忌諱 武則天竟然最怕養(yǎng)貓
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帝貴為天子九五之尊,行使著至高無尚的權(quán)利,也對自己統(tǒng)治的子民有生殺大權(quán),特別是觸犯了皇室種種忌諱,就會大禍臨頭。
中國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忌貓。武則天忌貓事出有因:她曾將太子之妾蕭良娣囚禁下獄,蕭良娣對她的殘暴行為恨之入骨,發(fā)誓說:“愿阿武(則天)為老鼠,吾為貓兒,生生扼其喉!”這話傳到了武則天耳朵里,蕭良娣當然不會有好果子吃。武則天也從此開始恨貓、忌貓,把養(yǎng)貓看做是“不祥之兆”,并下旨宮里一律不準養(yǎng)貓。
元代第4位皇帝元仁宗,這位蒙古族天子屬雞,認為“雄雞一唱天下白”,司晨有功,特別是雄雞啼叫時那副咄咄逼人、藐視一切的神氣模樣,他尤為欣賞。登基伊始,他就在大都(北京)告示民眾:有虐待雞者,必遭嚴處。有一百姓宰雞烹之,沿街叫賣,名曰“燒雞”,肉鮮味美,生意興隆。這一天,賣燒雞者從鄉(xiāng)下收活雞回城,被巡兵發(fā)現(xiàn),令他將網(wǎng)袋中所縛之雞全部解開,放生于野外,僅留一雞抱于懷中,游街示眾。三日后押回原籍。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早年曾出家當過和尚,剃過光頭。和尚又稱僧人,因此他特別忌諱“光”、“禿”等字,“僧”字當然更忌諱了。推而廣之,連跟“僧”字諧音的“生”、“笙”等字也不許用。如果誰在文章中一不小心用到這些字,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不問青紅皂白,一律以“譏刺”論罪,捉起來殺頭。
清末的慈禧太后雖不是女皇,但實際上她比當政的皇帝同治和光緒權(quán)力大得多。慈禧太后生于1835年,屬羊,基于這個原因,她一生忌聽“羊”字,竟把“羊”列為宮廷忌字,誰也不許提,連御膳房做菜用的羊肉也得改稱“福肉”或者“壽肉”。
慈禧酷愛聽戲,幾乎每天必聽。但看戲時也忌諱聽到“羊”字,連帶有“羊”字的劇名,如《牧羊圖》、《蘇武牧羊》等戲,都不許在宮里演出。
同治年間,梆子名伶侯俊山被召進宮里侍演《玉堂春》。慈禧聽得眉飛色舞,不時點頭稱贊,吩咐李蓮英事后要重賞他們。不料,當聽到“我好比羊入虎口有去無還”一句唱詞時,慈禧怒容滿面,立即命令停演,“犒賞”他們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棒打,不準再入宮演戲。從那以后,宮里再演《玉堂春》時,蘇三的那句唱詞便改為“我好比入網(wǎng)的魚兒有去無還”了。
光緒年間,名武生王福壽應(yīng)召入宮,給慈禧侍演《挑滑車》。請賞時,慈禧卻陰陽怪氣地對王福壽說:“戲唱得不錯,可我聽說,你在外面與人合作開了個羊肉鋪子,每天一刀一刀地割羊,就憑這一點也不能賞你,不罰你就算便宜你了!”
慈禧認為,羊虎相克,她命人對身邊的太監(jiān)及宮女逐個查問,凡虎年生者,一律嚴懲,當眾杖責,然后逐出宮門,流放北漠以圖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