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最幸運的狀元 死后卻被抄家 令人唏噓
狀元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比較欣賞的對象,畢竟那都是人中之龍,天子驕子。一個省份出一個狀元,也就是在幾十萬人當中脫穎而出,確實是很不易。今天我們要講述的這位清朝狀元很是幸運,因為他本來根據(jù)自己的實力是當不了狀元的,可是陰差陽錯地就當了狀元,但是這位狀元的好運并沒有伴隨自己的一生,在其死后卻被案子牽連,而被抄家,好了,我就不賣關(guān)子了,此人就是清朝的著名學者,太子太保畢沅。
畢沅生于雍正八年,早年家庭遇到變故,父親很早就去世了,靠母親撫養(yǎng)長大,后來考上舉人,在清朝的軍機處任職。軍機處是乾隆七年建造的,是清朝的中樞權(quán)力機關(guān)。畢沅在軍機處擔任章京。有朋友會問,啥叫“章京”?說的通俗點就是辦事員。負責的內(nèi)容無非就是撰寫諭旨、記載檔案、查核奏議,有點像現(xiàn)在的機要秘書。
畢沅書法
后來在1760年,也就是當時的乾隆二十五年,此時的畢沅已經(jīng)在軍機處待了7年,這回畢沅是參加殿試,也就是最后一輪考試。同時和他一塊參加殿試的還有他的兩位同事,一位名叫儲重光,另外一位名叫童風,按照著三個人的實力來講,畢沅是殿試最難拿到狀元的。我們知道,雖然明天三人都要參加殿試,按理考試前一天說都應(yīng)該好好復習一下,不過因為他們本身都有公職,所以就算到了考試前一天也要處理公務(wù),也就是需要留下來值班。畢沅因為考取功名的概率最小,就留下來值班了,那兩位考上狀元概率比較大就回去復習了。在當晚值班的時候來了一個關(guān)于新疆屯田的奏折需要處理。畢沅就一晚上都在處理這個奏折。
結(jié)果非常幸運的是,第二天殿試的考試的內(nèi)容就是畢沅昨天研讀一晚上的新疆屯田問題,這可把畢沅高興壞了,非常輕松地就答完了這個題目,順利考取了乾隆二十五年的狀元。而那兩位同事是非常后悔,不過他們的名次也很靠前,一個中了榜眼,一個得了第六名。
那么為何畢沅死后卻被抄家了呢?原來畢沅在生前任湖廣總督時候,他的手下胡齊侖公然貪污軍糧,讓皇帝嘉慶十分生氣,嘉慶皇帝認為畢沅監(jiān)督不力,而且有縱容的情況,實在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所以盡管當時的畢沅已經(jīng)去世了,還是令人將畢沅家給抄了。
可見,畢沅的好運并沒有貫穿始終,實在是令人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