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史 > 野史秘聞 > 正文

曾經(jīng)改變中國歷史的五場纏綿悱惻的三角戀

2016-07-28 19:54:43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語:曹操對二喬的單相思可能沒有多少歷史根據(jù),但是歷史上一些重大的轉折關頭,確實與男女三角戀有關。首先就是呂不韋、子楚和趙姬的關系,是秦

曹操對二喬的單相思可能沒有多少歷史根據(jù),但是歷史上一些重大的轉折關頭,確實與男女三角戀有關。首先就是呂不韋、子楚和趙姬的關系,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決定因素。

歷史是場三角戀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唐]杜牧《赤壁》

這是晚唐時期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的詩人杜牧的一首詩。杜牧于842年任黃州刺史時,游覽黃州赤壁磯,在水邊沙中發(fā)現(xiàn)了一段長形物件,磨去上面的斑斑銹跡,原來是一支折斷的鐵戟。既然在赤壁水邊,就應該是三國時赤壁之戰(zhàn)的殘留。那場震動中國歷史的大戰(zhàn),改變了當時各方軍事力量的對比,最后確立了三國鼎立的格局。而據(jù)說那場戰(zhàn)役竟然決定于一場東風,于是在演義小說中有借東風的故事?!度龂萘x》第四十九回寫諸葛亮在高九尺的七星壇上仗劍作法,借來東風,周瑜才能以火攻破曹,所以有“七星壇上臥龍登,一夜東風江水騰。不是孔明施妙計,周郎安得逞才能”之說。根據(jù)《三國志·吳·周瑜魯肅呂蒙傳》記載,提出用火攻之計對付曹操大軍的是周瑜的部將黃蓋,黃蓋向周瑜建議說:“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而真正實施計劃的也是黃蓋。諸葛亮在赤壁之戰(zhàn)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游說孫權,使孫權同意與劉備聯(lián)合對付曹操。孫劉聯(lián)軍的勝利全靠火攻,而火攻成功的關鍵確實在于東風。據(jù)記載,赤壁之戰(zhàn)發(fā)生于漢獻帝建安十三年的冬天(十二月,或曰十月),這一年冬天天氣反常,氣溫較高,常常刮東南風,可以說是天助孫劉。但杜牧的詩歌中尤引后人注意的還是后兩句,意思是假如這年冬天的天氣不反常,如果沒有東風,也就無法使用火攻,那么曹操必勝無疑,而一旦東吳失敗,東吳的兩個美女就會被曹操搶去,因為據(jù)說曹操早就建好了銅雀臺準備藏嬌,而這次進軍江南,就是慕二喬之名而來。

到底曹操的銅雀臺是不是為二喬而建,二喬到底是誰之女,是歷史上的一樁公案。《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載:“得喬公二女,皆國色也。策自納大喬,瑜納小喬。”而根據(jù)《江表傳》記載:“策以言戲瑜曰:‘喬公二女雖流離,得吾二人作婿,亦足為歡!’”喬公是誰,有的人說是喬玄,漢代有個喬玄曾任司空、司徒、太尉等職,為一代名臣,而據(jù)《三國志·魏書·武帝紀》記載,喬玄對年輕的曹操非常賞識,預言曹操將成大器,還要以妻子相托,曹操成就事業(yè)后,感喬玄知遇之恩,常常懷念喬玄。史書中未提及喬玄有兩個美麗的女兒,而據(jù)年齡推算,即使喬玄有女兒,其女兒當與孫策、周瑜年齡相差甚大,不可能嫁給孫策、周瑜。那么二喬之父喬公當另有其人,或謂喬公當為“橋公”。無論如何,江東二喬為美女無可置疑,二喬嫁給孫策、周瑜也無可置疑,曹操建筑了銅雀臺,而曹操的兒子曹植寫了《銅雀臺賦》,據(jù)說其中有“攬二喬于東南兮,樂朝夕之與共”之句,于是才有“銅雀春深鎖二喬”之說,有了后來小說中的演義。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到江東游說,周瑜對聯(lián)合劉備抗擊曹操猶豫不決,諸葛亮就提出東吳有兩個人可以退敵,周瑜趕緊問:“用何二人,可退操兵?”諸葛亮就說是江東喬國老的兩個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女兒,因為曹操建筑銅雀臺后,曾發(fā)誓,一要掃平四海以成帝業(yè),一要得到江東二喬,置之銅雀臺,以樂晚年。周瑜一聽,氣得七竅生煙,下定決心對抗曹操,于是才有赤壁之戰(zhàn),才有隨后的三國鼎立。

雖然曹操喜歡美女是真,但曹操進軍江東絕對不會僅僅是為了美女。特別是在后來的正統(tǒng)史家看來,將一場如此轟轟烈烈的戰(zhàn)役歸因于兩個美女,是非常不嚴肅的。宋代的評論家就批評杜牧《赤壁》詩不關心社稷存亡、生靈涂炭,只恐捉了二喬,“可見措大不識好惡”(《彥周詩話》)。清代的學者沈德潛在《清詩別裁集》中說杜牧的《赤壁》“近輕薄少年語”。仔細品味杜牧的詩,其中除了有對歷史的感慨評議外,還表達了對歷史的一種另類的觀點。在外人、后人、老百姓看來是關系國運的歷史大事,對局內人來說,可能只是決定于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比較典型的就是三角戀,而這就是第一場改變歷史的三角戀。

曹操對二喬的單相思可能沒有多少歷史根據(jù),但是歷史上一些重大的轉折關頭,確實與男女三角戀有關。首先就是呂不韋、子楚和趙姬的關系,是秦始皇統(tǒng)一天下的決定因素。戰(zhàn)國末期,秦國為鞏固與趙國的關系將王子子楚送到趙國做人質。商人呂不韋偶然遇見了潦倒不堪的子楚,在得知子楚是秦國的王子后,馬上感覺到“此奇貨可居”。在打聽到秦國太子安國君寵幸的華陽夫人沒有兒子后,利用他天才商人的聰明開始進行政治上的投資。他散盡千金,結交賓客,一方面在諸侯中大力宣傳子楚的賢德,一方面給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灌迷魂湯,使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立子楚為后嗣。在一次宴會上,子楚看見了呂不韋寵愛的小妾趙姬,心生愛意,呂不韋看出來了,就主動把趙姬送給了子楚。一個廣為流行的說法是,呂不韋在將趙姬送給子楚時,趙姬已經(jīng)懷上了呂不韋的骨肉,生下來就是嬴政。而子楚被蒙在鼓里,還以為是自己的。秦昭王死后,安國君為王,華陽夫人為王后,子楚自然成了太子。子楚為王后,封呂不韋為文信侯,食河南洛陽十萬戶。子楚死后,嬴政為王,尊呂為相國,號稱“仲父”。秦始皇剛登上王位時,年僅13歲,國家大權就落入了呂不韋和趙太后之手。無論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但呂不韋與當時已成為太后的趙姬的私通應該是事實。據(jù)說趙姬性欲太強,呂不韋無法滿足她,又害怕事情暴露,于是私下找到一個叫嫪毐的人,拔去須眉,假裝宦官,送給太后享用。后來,秦始皇長大了,有人向他告了密,他就將嫪毐夷了三族,殺了太后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兒子,然后把太后遷往雍地。第二年,秦始皇罷免了呂不韋,讓他去河南,接著又將他流放到蜀,呂不韋在途中飲鴆而死。無論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兒子,他是呂不韋、子楚和趙姬的結晶是無可置疑的,而如果沒有那一場帶有商業(yè)交易色彩的三角戀,也就沒有秦始皇,沒有后來的天下一統(tǒng),歷史可能會是另一番模樣。

這當然就是第二場改變歷史的三角戀。

“百子池頭一曲春,君恩和淚落埃塵。當時應恨秦皇帝,不殺南山皓首人。”這是宋代李覯寫的一首詩《戚夫人》,講的是兩女一男的三角戀,男的是劉邦,女的是呂后和戚夫人。劉邦的結發(fā)妻子是呂后,但遇到了戚夫人后,一心愛上了戚夫人,戚夫人不僅美麗無比,還善于鼓瑟、跳舞,她跳的舞被稱為“翹袖折腰”之舞,因為跳舞時兩只彩袖凌空飛旋,嬌軀翩轉,一甩袖、一折腰都美妙無比,讓劉邦看了如癡如醉。戚夫人和劉邦生了一個兒子叫如意,劉邦做了皇帝后,封如意為趙王。因為劉邦太愛戚夫人了,就想廢了太子劉盈,改立如意為太子。呂后早就有預感了,她聽了張良的建議,請當時聞名遐邇的賢人商山四皓輔佐太子,劉邦曾想請這四人出山,這四個人沒有答應。在一次宴會上,劉邦看到了商山四皓,知道呂后已經(jīng)作了準備,太子的羽翼已成,換立之事已不可能,就召來戚夫人,將情況告訴了她,戚夫人非常傷心。劉邦死后,劉盈即位,即漢惠帝,呂后便做了太后,她令戚夫人穿上囚衣,戴上鐵枷去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絕,就唱道:“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相去三千里,當誰使告汝?”呂后知道后,就毒死了如意,并下令斬斷戚夫人的手腳,挖眼熏耳,喂以啞藥,丟入廁所,稱為“人彘”。漢惠帝知道后,非常難過,認為不是人所能做的事。漢惠帝痛哭不已,從此再也沒有心思理朝政,不幾年就死了。呂太后專權多年,害死了劉家很多子孫,于是才有后來的倒呂運動,才有庶出的劉恒登基,才有文景之治,才有大漢的興盛。

這第三場三角戀是最殘忍的!

漢代是因一場三角戀而走向強盛,唐朝則因一場三角戀而走向衰落。“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章劵⒙脗飨?,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這是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馬嵬》,講的是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故事。唐玄宗李隆基和貴妃楊玉環(huán)的愛情,因白居易的《長恨歌》而千古傳唱,但《長恨歌》對唐玄宗和楊玉環(huán)的相遇經(jīng)過卻語焉不詳:“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楊家有女初長成,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楊玉環(huán)是唐玄宗的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唐玄宗聽近臣說,他的兒媳楊玉環(huán)天生麗質,就想了個借口,把楊玉環(huán)招來看看。唐玄宗一看,果然是美貌無比,從此茶飯不香,天天想的是楊玉環(huán)。但是楊玉環(huán)是自己的兒媳,該怎么辦呢?于是有近臣給她出主意,可以先讓楊玉環(huán)以出家做女道士為由和壽王李瑁離婚,過了一段時間,等大家都把這件事忘得差不多的時候,再讓楊玉環(huán)還俗,然后召進宮中,這樣就萬事大吉了。楊玉環(huán)和壽王李瑁年齡相當,感情很好,本來過得很幸福,但既然是皇帝看中了自己,硬要拆散他們,她也不敢反抗。剛進入宮廷的時候,楊玉環(huán)面對著一個老頭子,一定還常常想到年輕英俊的壽王李瑁,但受到一國之君的寵愛,所謂“三千寵愛在一身”,也就慢慢地把原來的丈夫忘記了。唐玄宗被楊玉環(huán)迷得神魂顛倒,從此無心朝政,“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國家大事就讓李林甫、楊國忠去處理了,政治開始腐敗,國力開始衰落,終于釀成了安史之亂,封建盛世從此一去不返。

將唐朝衰落的責任推到楊玉環(huán)身上顯然不合適,因為楊玉環(huán)是一個弱女子,最多不過是陪陪唐玄宗洗洗溫泉浴,聽聽歌,跳跳舞,因為喜歡吃荔枝,累壞了幾匹馬。但是,從另一方面說,如果沒有楊玉環(huán),沒有唐玄宗、壽王李瑁和楊玉環(huán)的三角,就沒有唐玄宗的荒廢朝政,楊國忠就不會專權,安祿山就沒有機會發(fā)展兵力謀反。楊國忠是楊玉環(huán)的族兄,楊玉環(huán)被封為貴妃后,楊國忠依靠與楊玉環(huán)的關系,由金吾兵曹參軍很快升為監(jiān)察御史、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身兼15職,成為朝廷的重臣,在李林甫死后,楊國忠升到正宰相,身兼40余職。他擔任宰相的時候,賣官鬻爵,發(fā)動戰(zhàn)爭,不關心民生疾苦,又與安祿山產(chǎn)生矛盾,終于使安祿山發(fā)動了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取皇位之實的叛亂。叛軍攻陷潼關后,唐玄宗采納楊國忠的建議,決定逃往四川避難。當走到馬嵬驛時,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之天氣炎熱,拒絕繼續(xù)前進。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陳玄禮決定利用這個時機除去楊國忠,陳玄禮出面對將士進行煽動,軍士們將楊國忠亂刀砍死,又逼迫唐玄宗同意將楊玉環(huán)縊死,楊國忠的大兒子太常卿兼戶部侍郎楊暄以及韓國夫人和秦國夫人也一并被殺。“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于是才有李商隱“不及盧家有莫愁”的感慨。秋雨梧桐葉落時的凄涼,上窮碧落下黃泉的尋找,留下的是綿綿無絕期的長恨。

這是第四場三角戀,雖然動人,但卻讓唐李丟掉了整個國家!

到了明清之際,又有了吳三桂和陳圓圓的故事。詩人吳偉業(yè)的《圓圓曲》中的“慟哭六軍俱縞素,沖冠一怒為紅顏”所說的正是此事。清兵之所以能順利進入山海關而所向披靡,據(jù)說主要是因為吳三桂主動打開關口并引導清兵長驅直入。而吳三桂之所以會置國家民族大義于不顧,據(jù)說主要是因為陳圓圓。陳圓圓原名陳沅,是個蜚聲江南的絕代佳人。當明朝內憂外患之時,崇禎帝郁郁寡歡,有個外戚想尋求絕色美女獻給皇帝解悶,于是找到了陳圓圓,沒想到崇禎帝無心于女色,將陳圓圓退回,大臣田畹遂私下占為己有。不久李自成的隊伍逼近京師,崇禎帝急召吳三桂鎮(zhèn)山海關。田畹設盛筵為吳三桂餞行,吳三桂在宴席上見到了圓圓,神魂蕩漾,就向田畹索要陳圓圓,并表示在亂時將保護田家。田畹無奈只好答應,吳三桂和陳圓圓舉辦了簡單的婚禮,因軍情緊急,就將圓圓留在京城,急急地趕往邊關。很快地,李自成的軍隊打進了京城,李自成的部將劉宗敏拷打吳三桂的父親,勒索錢財,又將陳圓圓霸占。吳三桂本有意投降李自成,聽說這個消息后,怒發(fā)沖冠,遂投降了清軍。李自成戰(zhàn)敗后,將吳三桂父親及家中38口全部殺死,然后棄京出走。吳三桂追殺李自成,一直到山西。吳三桂的部將在京城搜尋到陳圓圓,飛騎傳送到吳三桂那里。吳三桂以隆重的儀式迎接陳圓圓。明朝滅亡后,吳三桂被封為云南王,欲將圓圓立為正妃,圓圓托故辭退,獨居別院,后削發(fā)為尼。后人對吳三桂因李自成部將霸占陳圓圓而投降滿清的說法,或存疑義,或認為吳三桂不會因為一女子而叛國,或認為吳三桂不會重色而忘記孝道,還有人考證李自成進京時,陳圓圓或許不在京城。但吳三桂與陳圓圓的關系是無可置疑的,而吳偉業(yè)與吳三桂為同時代人,其所記當更為可信。

這是第五場三角戀,我們常會想,如果沒有這場戀愛,中國今天會是什么樣的呢?

杜牧和吳偉業(yè)的詩是從一個獨特的視角看待歷史,雖然不可能概括歷史的規(guī)律,但確實揭示了歷史的某些真相。在很多時候,看似轟轟烈烈的歷史,實際上不過是幾場三角戀,有的時候甚至是兒戲。“桃花扇底說興亡”,對后人來說,歷史不過是歌女的一首小曲。“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真正瀟灑快活的只有發(fā)跡的流氓和帝王將相。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