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歷史上雍正與年羹堯 為何從哥倆好變仇敵
在雍正初年的時候,年羹堯起到了兩個巨大的作用,第一個作用就是替代了當時的大將軍王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四爺對十四爺當然不放心了,十四爺那么年輕,又手握軍權,跟自己的關系也不是很好,還是讓大舅哥年羹堯去當撫遠大將軍比較好。第二個作用就是雍正元年(1723年),青海爆發(fā)了羅卜藏丹津的大叛亂。年羹堯守土有責,當然要去平叛,然后一戰(zhàn)功成,所以雍正對他極其欣賞。
雍正是一個非常懂得帝王術的人,對于這樣一個極其重要又手握重兵在外的臣子,他極盡籠絡。但他的手段也很尋常,首先是加官晉爵,封年羹堯為一等公爵,這在漢人當中非常罕見。另外就是給予各種各樣的信任,比如說陜西乃至整個西北所有的軍政大權全部下放給年羹堯。年羹堯想要提拔誰,只要寫一張二指寬的條子上奏,雍正一定會批準。還有就是各種給錢賞賜,當時雍正抄了蘇州織造李煦的家后,就把李煦所有的家產都賞給了年羹堯,而且李煦家的奴仆也讓年羹堯隨便挑。雍正還用快馬加鞭的方式把廣東進貢的荔枝賜給年羹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只不過,這個荔枝不是送給楊貴妃的,而是送給年羹堯的。
此外,若是年羹堯得了什么病,或者是他的家人得了什么病,雍正皇帝更是老淚縱橫,會給予各種關懷、各種撫慰。在他們君臣相交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地聞出了一種不一樣的氣味,恍惚有一種好基友的感覺。有一次雍正皇帝給年羹堯的朱批御旨當中,就出現了這樣的話:“最近朕心里煩得很,京城老不下雨,山東又鬧蝗災,聽說你們陜西那兒下雨,不知道麥子淹了沒有?我說這些不為什么,就是心里有點兒煩,我想跟你說說,你那里有什么事?”請注意,后面還有幾個詞,叫“隨便徐徐奏來”,就是你隨便寫,慢慢奏,咱倆就是聊聊天、發(fā)發(fā)微信而已。我們琢磨琢磨這話,這已經不是正常的君臣交流了,而是一種哥們兒間的互訴煩悶。
但是到了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年羹堯迎來了他人生的一個大拐點,從此就是一路跌停。雍正三年(1725年)的二月,發(fā)生了一件小事。年羹堯給皇帝上了一份奏折,里面用到了一個詞,叫“朝乾夕惕”。但是年羹堯給寫反了,寫成了“夕惕朝乾”。這個詞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說皇上一天到晚勤奮謹慎,沒有一點疏忽懈怠,勞苦功高。雍正皇帝突然抓住這四個字做文章,勃然大怒,說你把朝乾夕惕寫成了夕惕朝乾,不就是說我不是朝乾夕惕嗎?既然你不把朝乾夕惕許之給朕,你所謂的軍功,許與不許,那就在未定之間了。從此之后,雍正皇帝就開始對年羹堯展開了一種貓捉老鼠式的玩弄,開始了對他的折磨。
第一步,雍正放出各種風聲,到處跟人說,自己覺得年羹堯最近好像憑著勞苦功高,有點兒志得意滿;或者說年羹堯最近精神、身體狀態(tài)有點兒不好,總而言之,他有點兒不對勁,你覺得是不是這樣?雍正甚至用密令的方式問一些臣子,年羹堯到底是個什么人?他的品德到底好不好?當不當得起一個“純”字?你秘密地跟我說說。當時大臣最講究的就是做一個純臣。那大臣又不傻,皇上原來跟年羹堯關系那么好,現在突然沒頭沒腦問出這么一句話,所有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雍正就通過扔石子、放風聲等手段來挑撥離間,包括挑撥離間年羹堯手下的那些大將,甚至挑撥到當時的涼州總兵。雍正給他下詔旨說,年羹堯平時說了你好多壞話,你可要謹慎著點兒,不要讓他抓住把柄,那樣可就不好了?;噬弦徽f這話,底下的人馬上就明白是什么意思了。
等這一番功課做完之后,他馬上就把矛頭對準了年羹堯。從“朝乾夕惕”事件過后,他隔三岔五就要下一道朱批御旨對年羹堯大肆咒罵。年羹堯就拼命地自辯,我認錯了,我知錯了。到后來,雍正皇帝還有更絕的。雍正說,民間最近有一個傳說:“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戰(zhàn)場。”三江口就是浙江那一帶。你不是要當天子,你不是要造反嗎?我就把你調到杭州去當將軍,你造反給我看。他把年羹堯從西北的一個大將軍,貶到了杭州當將軍。后來又是一貶到底,讓他以一個章京的身份在那兒投閑置散。最后是一系列的政治發(fā)動,雍正讓周邊的人去揭發(fā)年羹堯的罪狀,都說他應該千刀萬剮。最后皇帝一紙下令,說算了,我也不明正典刑了,你自裁吧。
年羹堯最后自裁的時候,其實還抱有一絲幻想,因為去給他下令讓他自裁的人叫蔡珽,這個人是當年年羹堯推舉給雍正皇帝的。雍正皇帝太壞了,故意讓年羹堯推舉的人看著年羹堯死。但年羹堯可不這么想,他覺得讓蔡珽來執(zhí)行,他沒準兒還有緩和的余地。雖然拖了很長時間,最后還是自裁了。雍正給年羹堯下的最后一份詔旨是告訴他:“爾自盡后,稍有含冤之意,則佛書所謂永墮地獄者,雖萬劫不能消汝罪孽也。”就是說,你年羹堯自盡之后,如果稍有怨念,天地神佛都不會饒你,度千萬劫你都不會超生。雍正一生信佛,他怕年羹堯死了之后對他還有什么怨念,就警告他,如果你死了之后對我有怨念,你就不得超生。
雍正和很多臣子之間的關系,都和他跟年羹堯之間的關系一樣,有善始,但是沒有善終,而且關系演化的過程通常都是一個模式,都可以分成四個階段。第一個階段,雍正皇帝主動地撲上前去,沒有底線、毫無保留、掏心掏肺、轟轟烈烈地去親近。緊接著就是第二個階段,既然我親近你,那所有我親近的人都必須像我一樣去親近你,你們必須能夠大被同眠、不分彼此。第三階段是轉折點。雍正的性格是,咱們兄弟一起喝酒,我先干為敬,然后看你怎么喝,要是你只是意思意思,對不起,我就跟你翻臉。還有第四個更可怕的階段:一旦翻臉,絕對不念舊情,我把你往死里整。這就是雍正人際關系處理策略。這其實是一種失去邊界的人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