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 > 幼兒教育 > 正文

父母需要怎樣培養(yǎng)孩子的獨立性

2015-12-31 01:07:31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熱度:
導(dǎo)語:孩子的獨立性或許不需要刻意培養(yǎng),順其自然地養(yǎng)育過程也能讓孩子漸漸走向獨立。重要是如何在放手與握牢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奠定獨立的基礎(chǔ)——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

孩子的獨立性或許不需要刻意培養(yǎng),順其自然地養(yǎng)育過程也能讓孩子漸漸走向獨立。重要是如何在放手與握牢之間找到平衡點,如何奠定獨立的基礎(chǔ)——給予孩子愛與安全感。

強調(diào)自我意識和獨立的重要性一定是好的嗎?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的確如此,自我意識、自信、自我批判、自我發(fā)展、自我價值對孩子來說至關(guān)重要,但是對于“自我”的高度重視,也會帶來一些隱患: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無形壓力。

孩子作為人類的后代,他屬于群居動物,需要生活在群體中,獲得他人的幫助和支持,與別人依賴與被依賴,并在其中逐漸獨立。100%的獨立意味著完全不依賴任何人,而這對孩子來說是不可想象的。

獨立性的基礎(chǔ):愛與安全感

在孩子半歲之前,無論怎么滿足孩子的要求都不過分。親子關(guān)系越密切,父母越能得到孩子的信任,之后就越容易放手,這看似有些矛盾,不過事實確實如此。

大量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孩子生命最初的幾個月時間里,如果父母一聽到他的哭聲,就立即過去安慰他,那么這個孩子日后就會比同齡人更開朗、獨立和善于表達。

順其自然的獨立

即便對獨立性要求較低,孩子同樣會漸漸獨立起來。雖然這些孩子非常依賴媽媽,但有一天他們也會斷奶了,不再要媽媽抱著,自己單獨睡覺,有自己的朋友,獨自出門,最后建立起自己的家庭,獨立解決煩惱,并學會照顧他人。這些行為都符合大家對“獨立”的定義。

專家發(fā)現(xiàn),獨立性的獲得并不一定是“越早越好”,而是應(yīng)該讓所有的事情順其自然。爸爸媽媽與其安排強制的、刻意的獨立性訓練,不如先滿足孩子的基本需求,給他們自主的空間,同時與他們保持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

有一天,當襁褓里的小嬰兒突然反抗起來,不再愿意把胳膊老老實實地放在身體兩邊時,媽媽就可以把小被子松開;到了11個月大時,他學會了爬和坐,14個月時學會了走路,這都是自然而然發(fā)生的,沒有強迫也不可阻擋。因此當孩子在某個時刻還沒有學會自己吃飯、睡覺、玩耍和交朋友時,媽媽也不用太著急,只需要多給他一些時間和耐心,大部分的小麻煩都會漸漸消失。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