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 > 孕前準備 > 正文

產前診斷的方法

2016-03-09 18:57:34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目前,產前診斷擁有先進的技術,有多種的診斷方法。例如:超聲波檢查是一項簡便對母體無痛無損傷的產前診斷方法。為了寶寶的健康,重視產前檢查,了解一下幾種主要產前診斷方法。

產前診斷又稱宮內診斷,是對胚胎或胎兒在出生前是否患有某種遺傳病或先天畸形作了準確的診斷。產前診斷的適應癥的選擇原則,一是有高風險而危害較大的遺傳??;二是目前已有對該病進行產前診斷的手段。

幾種主要產前診斷方法如下:

1、X線檢查主要用于檢查18周之前胎兒骨骼先天畸形。但因X線對胎兒有一定影響,現(xiàn)已極少使用。

2、超聲波檢查是一項簡便對母體無痛無損傷的產前診斷方法。B型超聲波應用最廣,利用超聲波能作出的產前診斷或排除性診斷。此外還可直接對胎心和胎動進行動態(tài)觀察,并可攝像記錄分析,亦可作胎盤定位,選擇羊膜穿刺部位,可引導胎兒鏡操作,采集絨毛和臍帶血標本供實驗室檢查。

3、胎兒鏡又稱羊膜腔鏡或宮腔鏡,是一種帶有羊膜穿刺的雙套管光導纖維內窺鏡。能直接觀察胎兒,可于懷孕15-21周進行操作。主要用于胎兒血的取樣、活檢和產前診斷,利用皮膚活檢可診斷8種以上的遺傳性皮膚病,也可對胎兒形態(tài)異常進行觀察。此外,胎兒鏡還可判定胎兒性別和對某些遺傳病進行宮內治療。由于B超的應用,此方法已少用。

4、羊膜穿刺術抽取羊水最佳時間是妊娠16-20周。因為此時羊水量多、胎兒浮動,穿刺時進針容易,且不易傷及胎兒。羊水中有胎兒脫落細胞,經體外培養(yǎng)后,可進行染色體分析、酶和蛋白質檢測、性染色質檢查提取DNA作基因分析,也可不經培養(yǎng),用微量技術作酶和蛋白質分析或直接提取DNA作基因診斷。

5、絨毛吸取絨毛可經宮頸部取樣,最好在B超監(jiān)視下進行。一般于妊娠9-11周時進行。絨毛枝經處理(與蛻膜嚴格分離)或經短期培養(yǎng)后進行染色體分析、酶和蛋白質檢測和直接抽取DNA進行基因分析。

6、臍帶穿刺術經母腹抽取胎兒靜脈血,可在B超引導下于孕中期、孕晚期(17-32周)進行。這項技術在我國已遠較國外普及,成功率高,也較安全。臍血可作染色體或血液學各種檢查,亦可用于因羊水細胞培養(yǎng)失敗,DNA分析無法診斷而能用胎兒血漿或血細胞進行生化檢測的疾病,或在錯過絨毛和羊水取樣時機下進行,在一些情況下,可代替基因分析。例如,α地貧可直接測定HbBarts;血友病可直接測定凝血因子Ⅷ。

7、植入前診斷利用微操作技術和DNA擴增技術對胚泡植入前進行檢測。獲得植入前胚胎的主要方法是:子宮沖洗和體外授精。植入前診斷的基本技術包括:①卵裂球的微活檢:即從2-8個細胞期的胚胎細胞中分離出單個細胞進行檢測;②胚胎的凍存:如果微活檢技術快速,亦勿需凍存即可送回子宮;③卵裂球的培養(yǎng):其目的在于得到更多的細胞,有利于診斷。雖然目前僅有個別成功先例,操作難度大,還不能用于臨床,但前景是誘人的。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