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囟門什么時候閉合
什么是鹵門
囟門指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zhì)的“天窗”,醫(yī)學(xué)上稱為“囟門”。后囟門一般在出生后3個月閉合,前囟門要到1歲半才閉合。人們常說的“天窗”或“囟門”主要是指前囟門。囟門的表面是頭皮,其下面是腦膜,其次是大腦和腦脊液。將手指輕放入在囟門上,可以摸到跳動。那是腦脊椎壓力隨著心臟搏動、血壓變化而變化,與脈搏一致。正常嬰兒坐位時,囟門略微凹陷。
極少數(shù)嬰兒因為胚胎時母體感染或因其他疾病大腦發(fā)育不良,頭顱較校出生時頭圍小,出生后5-6個月囟門即提前閉合,造成小頭畸形;頭小而尖,前額狹窄,鼻梁塌陷,下頜小而后縮,同時伴有智力落后。甲狀腺機能低下所致的呆小癥患兒,囟門也會遲遲不閉;同時有眉毛少而淡,鼻梁塌陷,兩眼距離寬,智力遲鈍等,可用甲狀腺素治療。
嬰兒時期生長特別迅速,骨骼發(fā)育需要維生維D和鈣。如不及時補充,容易患佝僂玻囟門在出生后18個月仍遲遲不閉合,出現(xiàn)“方顱”畸形,顱骨摸起來像乒乓球殼(顱骨軟化癥)。此外,還可形成骨串珠樣改變、雞胸、“O”形或“X”形腿等畸形。
少數(shù)嬰兒長到5-6個月時,囟門只留下指類大小,似乎快要關(guān)閉,但實際上并未骨化,這不屬提前閉合,只要頭圍不少于出生時33-34厘米,1周歲時不少于46厘米,2歲時不小于47厘米-48厘米就是正常,不必?fù)?dān)心。
囟門的分類
1、前囟門
沿著頭頂?shù)闹芯€前后觸摸寶寶,會發(fā)現(xiàn)寶寶的頭骨在前后各有一個開口,摸起來軟軟的,前端的稱為前囪門,呈菱形。它是頭顱上最大的骨縫交點,因為此處并無骨塊存在,較其他部分略凹陷、柔軟,摸上去會有輕微博動。
寶寶出生6個月后,前囟門隨著顱骨縫逐漸骨化而面積變小,到周歲,最遲不超過18個月閉合,為骨質(zhì)所取代。
2、后囟門
后囪門位于寶寶的腦后方,枕骨與兩塊頂骨之間的骨縫交點,尺寸較小,有時甚至摸不太到。后囪門在寶寶出生時已接近閉合,或僅可容納指尖,約在出生后2—4個月閉合。
寶寶的囟門雖然不大,卻是反映寶寶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窗口。在寶寶1歲之內(nèi),通過觀察這個小窗口,就可及早發(fā)現(xiàn)多種疾病,從而讓寶寶早日得到診斷和治療。
寶寶囟門什么時候閉合
寶寶出生時,顱骨尚未發(fā)育完全,所以骨與骨之間的銜接處存在縫隙,且在頭頂及枕后形成兩個沒有骨頭覆蓋的區(qū)域,它們分別被稱為前囟門和后囟門。
正常寶寶出生時,前囪門的大小約為1.5×2cm,一般來講,寶寶在1歲至1歲3個月時,前囟門就基本上閉合了。后囟門一般不太引人注意,多在出生2—3個月時關(guān)閉。
囟門過早或過晚閉合的原因
囟門閉合的早遲時衡量顱骨發(fā)育的主要內(nèi)容。閉合過早或過遲均為生長發(fā)育異常的表現(xiàn)。中醫(yī)把囟門突起稱為囟填,囟門凹陷稱為囟陷,囟門遲閉稱為解顱。囟門晚閉多見于佝僂并腦積水、呆小癥及生長過速的嬰兒。
嬰幼兒頭頂?shù)呢堕T一般在12—18個月閉合,囟門的閉合是反映大腦發(fā)育情況的窗口,如果在6個月之前閉合,說明孩子可能小頭畸形或腦發(fā)育不全。
在18個月后仍未閉合就屬于太晚了,這樣的孩子可能有腦積水、佝僂病和呆小?。回堕T的隆起表示顱內(nèi)壓增高,這種孩子可能得了腦膜炎、腦炎和維生素A中毒;囟門凹陷的孩子則有可能是因為脫水和營養(yǎng)不良。
如果囟門關(guān)閉的較早,但只要頭圍還在長,也不必著急。發(fā)現(xiàn)囟門關(guān)閉異常,應(yīng)立即帶孩子去醫(yī)院作進一步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