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是西藏的重要城市,阿里還有很多旅游景點,可是你知道這些景點的排名嗎?很多好玩的旅游景點都在哪里?想要找到答案,還是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阿里旅游景點排行:
1、岡仁波齊
2、神山圣湖景區(qū)
3、托林寺
4、直達布日寺
5、古如江寺
6、扎西崗寺
7、扎日南木錯
8、東嘎皮央
9、科迦寺(科伽寺)
10、班公湖
岡仁波齊

通稱雪靈山。在普蘭縣圣湖瑪旁雍錯以北。是岡底斯山的主峰,海拔6656米。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在瑪旁雍錯之北,峰頂四季冰雪覆蓋,山峰四壁對稱,呈圓冠金字塔關(guān),峰上空常是白云繚繞,愈發(fā)顯得神秘莫測。轉(zhuǎn)山一圈距離為51公里,周圍有八座寺廟。阿里地區(qū)的四大河——馬泉河、獅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就從岡仁波奇四方流下,同時,各教派認為他們的神都與這座山峰有著聯(lián)系。
神山圣湖景區(qū)

神山圣湖位于岡仁波齊雪峰附近,發(fā)育了獅泉河、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們分別是印度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薩特萊杰河和恒河的上源。印度教和藏傳佛教徒都視其為“神山”。在神山以南納木那尼雪峰北側(cè),有一面積412平方公里、海拔4587米的高源淡水湖泊。天晴時湖水蔚藍,雪峰倒映其中,景色奇美。藏文史料記載此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瑤池”,印度都筆藏傳佛教徒稱其為“圣湖”。
托林寺

托林寺位于阿里扎達縣境內(nèi),象泉河旁邊,是11世紀初由古格王益西沃修建而成的。由于古格王朝的大力興佛,托林寺便逐漸成為當(dāng)時的佛教中心,其規(guī)模和形制都仿照前藏的桑耶寺所建。幾百多年以來,托林寺雖然歷經(jīng)各種自然和人為的破壞,但至今仍是殿宇林立,佛塔高聳。交通位于扎達縣北,徒步即可到達,距離武裝部招待所約300米。托林寺為國家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達布日寺

直達布日寺,在阿里的地區(qū)這噶爾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東南的門土區(qū),距崗仁波欽神山60公里。直達布日寺由寧瑪派高僧多扎-·曲尼桑布始建。按照寧瑪0(寧瑪派的根本教法,亦稱“大圓勝會”。舊密說心性自體性空為法身,自性光明為報身,大悲普照為化身,三身一切功德任運圓滿,即是諸法真實理趨,故名“0”)之說法,此地是地下八政之一,系金剛亥母宮。后由不丹噶舉派掌管,改宗噶舉派。
古如江寺

古如江寺,在阿里地區(qū)之噶爾縣境內(nèi),位于縣駐地東南、門土區(qū)的門色鄉(xiāng)。寺廟依山傍水,環(huán)境幽靜。古如江寺是阿里地區(qū)境仙惟一的一座本教寺廟,坐落在象雄瓊欽崩巴山麓,朗欽藏布河源3條支流在其附近相匯。這里最著名的古象雄遺址是:古象雄王國分上、中、下三門的上門所在地,有古象雄十八王國(即象雄十八部)的城堡之首象雄瓊隆銀城遺址,本教始祖辛饒彌沃就誕生于這一帶,是本教的發(fā)源地。
扎西崗寺

扎西崗寺在噶爾縣境內(nèi),位于扎西崗鄉(xiāng)所在的一個小山丘上。由拉達-達倉瓦創(chuàng)建。17世紀改宗格魯派,屬色拉寺吉扎倉分寺,由托林寺法臺掌管。“文革”時被毀,1985年重建。主要建筑有措康、普那貢康、嘎居康等大小扎倉4個及茶館等附屬建筑,主供“覺沃”三尊佛像、大小噶當(dāng)佛塔212座、各類唐卡1008幅等�,F(xiàn)有-4人和管理人員2名。
扎日南木錯

扎日南木錯位于措勤縣磁石鄉(xiāng)格瑪村北部,距縣城向東約25公里。該湖屬于阿里地區(qū)面積最大、海拔最高的湖,也是西藏自治區(qū)第三大湖泊。湖面面積為1024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613米,東西長近54公里,南北寬約20公里,流域面積有16430平方公里。關(guān)于扎日南木錯的形成,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傳說這個地方過去是一個很大的牧民部落,全部落的牧民都從一個小小的水井取水,這里的喇嘛囑咐部落的百姓每次取水一定不能忘了蓋上井蓋。
東嘎皮央

這是在1992年才被發(fā)現(xiàn)的石窟壁畫遺址,位于扎達以北40公里處,是中國迄今發(fā)現(xiàn)的規(guī)模最大的佛教古窟遺址。東嘎是扎達縣的一個靠山臨水,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村莊,在“古格王國”遺址西北約40千米。東嘎石窟散布在東嘎村北面斷崖上,路上能看到山上密密麻麻的洞窟�,F(xiàn)存洞穴接近200個,延綿2千米,儼如蜂巢。其中繪有精美壁畫的幾個窟洞,集中在東面一片呈“U”字形的山崖上。
科迦寺(科伽寺)

藏傳佛教薩迦派寺院。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阿里地區(qū)普蘭縣科迦村�?棋�,系藏語“定居”之意。996年由大譯師仁欽桑布創(chuàng)建�?棋却逡运聻橹行慕ㄔ欤蕱|西向布局。據(jù)記載,先有科迦寺后有科迦村,村因寺而得名。科迦寺是普蘭縣大寺,歷史悠久,在當(dāng)?shù)叵碛惺⒚�,每年都有阿里地區(qū)札達、噶爾等縣及境外尼泊爾的信徒前來朝拜。“文革”期間,寺院文物、建筑遭到嚴重破壞,部分建筑被毀,殿內(nèi)塑像、壁畫受損嚴重。
班公湖

班公湖海拔4242米,是高原上的內(nèi)陸湖,大部分位于我國西藏阿里日土縣,小部分在克什米爾地區(qū)境內(nèi)。這的奇特之處在于:湖水由東向西依次為淡水、半咸水、咸水。位于我國境內(nèi)的湖水水色碧綠,水質(zhì)好,物產(chǎn)豐美,盛產(chǎn)味美的高原鯉科裂腹裸魚。班公湖藏語稱“錯木昂拉仁波”,意為“明媚而狹長的湖”。它東西長155公里,南北窄,最寬處有15公里,最窄處只有40米,水深57米,湖水清澈,藍得令人心醉。湖上分布著大小島嶼,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數(shù)世界海拔最高的鳥島。湖岸四周有早期文明遺跡。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