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顏色分類 翡翠如何鑒別?
翡翠的顏色分類 翡翠如何鑒別?
翡翠的顏色分類
一、原生色
1、白
化學(xué)成分很純的翡翠,由于不含色素離子,所以表現(xiàn)為白色或近無色。白色翡翠產(chǎn)量很多,但大多價值不高。上世紀末發(fā)現(xiàn)并產(chǎn)出的近無色或白色玻璃種、冰種翡翠,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中成百倍增長態(tài)勢,不僅推漲了白色翡翠的價值,更一舉打破綠色統(tǒng)治的翡翠世界。這種翡翠雖近無顏色,卻質(zhì)地細膩、透明如水,憑其帶有起瑩后的光感、靈秀非凡,成為翡翠收藏的新愛。
2、紫
紫色翡翠也被稱為“紫羅蘭”,行里稱其為“春”。紫色翡翠通常有粉紫色、藍紫色和茄紫色。粉紫色甜美可愛,備受年輕人追捧;茄紫色濃艷大方,有紫氣東來的霸氣。如果紫色中藍的味道太重,紫色偏暗,價值就會受到影響。紫色翡翠在大陸受到重視的時間不長,這幾年才被人們認可。臺灣和日本對紫色翡翠的認識較早,幾年前連戰(zhàn)夫人隨夫來大陸訪問,就佩戴了一整套的紫色翡翠首飾。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引起大陸投資者對紫色翡翠的興趣和關(guān)注。
紫色在翡翠中往往有較大面積的分布,成團塊狀,有時在紫色當中也會有綠色分布。紫色翡翠成因比較復(fù)雜,且存在爭議,一種看法認為翡翠的紫色是由于二價鐵和三價鐵之間電子躍遷致色;另一種說法認為是錳離子致色;而日本學(xué)者則普遍認為紫色是微量鈦元素致色造成的。行業(yè)中有一句老話“十紫九豆”,就是指紫色翡翠的結(jié)晶顆粒較粗,肉眼可以感到顆粒感,像是一個豆一個豆似的;紫色翡翠結(jié)晶顆粒細膩的通常顏色較淡;如果紫色濃艷且質(zhì)地細膩,就非常少見且價錢昂貴!
3、綠
綠色翡翠既是一種非常受投資者認可的,也是價值最高的翡翠品種。但從翡翠總量來看,綠色翡翠在現(xiàn)有翡翠總量中所占比例相對較少,而綠色濃艷地子冰透翡翠則更是少之又少。行業(yè)中有句話:龍到處有水,是指在一大塊翡翠可能有幾條綠色,整塊翡翠的結(jié)構(gòu)都比較粗,水短,但就是這幾條綠色部分的質(zhì)地非常細膩,種質(zhì)冰透,水長。行家形象的把這條綠色稱之為“龍”,把質(zhì)地冰透稱之為“有水”,這就是所謂的“龍到處有水”,非常形象的把這一成礦現(xiàn)象刻畫出來,且富有中國風情,也從另一角度說明綠色翡翠的罕有。過去翡翠原料交易都是賭石,所謂“賭石”就是行家們通過翡翠原石的皮殼,以及皮殼上擦出來的小窗口、小門子來判斷內(nèi)部的顏色是否是綠色、綠色部分的多少,以及綠色部分的質(zhì)地好壞,所以翡翠賭石很大意義上就是賭的就是綠色。“神仙難斷寸玉”說的也是通過皮殼非常難判斷翡翠原石里是否有綠色、綠色有多少、綠色是否濃艷純正。“狗屎地子出高綠”、“綠隨黑走”也是前人在多年賭石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經(jīng)驗之道,而且都是和綠色有關(guān),可見綠色在翡翠中的重要地位。傳世的老工翡翠也都是以綠色為主,在翡翠的佩戴和使用過程中一直是以綠色為上,以綠為貴!
從成因上講綠色是由于含有致色元素鉻和鐵造成的,有色離子鐵和鉻置換了無色的鋁離子,鐵離子常呈現(xiàn)淺綠色,鉻離子會呈現(xiàn)非常鮮艷的綠色,高檔綠色都是由于含鉻離子形成的。但含鉻過多,翡翠的綠色又會變得太濃,看起來近似于黑色,價值反而會降低很多。由于含鉻、鐵的比例不同,翡翠會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綠色,有純正的翠綠,也有偏黃、偏藍、偏灰色調(diào)的綠色,不同的綠色價值也不同。
4、墨
黑色翡翠在行業(yè)里稱為“墨翠”,顏色從灰黑到濃黑似漆。從專業(yè)上講墨翠分兩種:一種是由于硬玉礦物中鉻元素太多,直至成分變成了綠輝石,形成綠輝石墨翠;另一種是由于硬玉礦中有大量的絲狀黑色礦物,這種顏色是次生的。其實墨翠在反射光下是黑色的,但如果對著光源看透射光,就是很濃的綠色。通常墨翠的質(zhì)地比較細膩,結(jié)構(gòu)致密,拋光后光澤非常強,可以達到近金屬光澤。雕刻時對細節(jié)的部分刻劃表現(xiàn)的非常精準,通常被雕刻成觀世音彌勒佛、龍等造型,被大家接受。早些年行家們不太喜歡黑色翡翠,認為黑色翡翠邪氣重,一般開到墨翠都要請和尚念經(jīng)。但這幾年情況發(fā)生了變化,墨翠,尤其是濃黑如漆的品種越來越被大家認可,價格也上升了不少。香港的警察就特別喜歡墨翠,因為他們認為黑色的翡翠可以辟邪,壓住邪氣。
二、次生色:紅、黃
翡色指的是翡翠中的紅、黃兩色,與綠色和紫色不同,紅、黃色是成礦后裸露在地表在翡翠表面形成的顏色,致色離子是鐵離子。紅和黃也有不同色調(diào),通常以純正紅色、黃色的價值最高。另外紅黃色的翡翠通常地子都比較干,而且由于是后期形成的顏色,通常都比較薄一些。因為紅、黃色翡翠是工匠們眼中巧作佳品的主要選材,所以如果紅色或黃色的翡翠質(zhì)地細膩冰透并且有一定的厚度,就非常難得,如果原料厚到可以出手鐲,那就更是可遇不可求的事了。
一塊同時含有多種色彩的翡翠,不僅珍貴而且寓意吉祥。如紫綠并存稱為“春帶彩”;紅綠并存稱為“雙喜臨門”或“福祿雙全”;紅綠紫為“福祿壽”,紅黃綠紫為“四禧”,如果再加上白色就是彌足珍貴的“五福臨門”了!
翡翠如何鑒別?
翡翠的色是評價翡翠價值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翡翠裝飾性的重要體現(xiàn)因素。翡翠常見的顏色有綠色、紅色、黃色,紫色、白色、蘭色、甚至黑色,其中以帶綠色為最優(yōu)的品種。對于綠色的翡翠來說,講究“濃”、“正”、“陽”、“和”。
顏色。
翡翠的顏色千變?nèi)f化,色彩斑斕,行內(nèi)就有“色差一分,價差一萬”的說法。色調(diào)以綠色為最佳;顏色的濃度是指顏色的深淺程度,即顏色的飽和度;純度是指色調(diào)的純正程度;鮮艷度是指顏色的明亮程度,一般可分為鮮艷、較鮮艷、暗淡三級;均勻度是指顏色分布的均勻程度,一般越均勻越好。
透明度。
俗話說:“外行買色,內(nèi)行買種”。行內(nèi)常用一些很形象的詞來表達翡翠的透明度,例如玻璃種、冰水種、干青種等。不同類型的玉件,透明度的影響是有差別的:戒面、耳環(huán)、小件的手飾,一般色比透明度更重要;而大件手飾,如手鐲、吊墜等在一定情況下,透明度可能比顏色更重要。
凈度。
凈度是指翡翠內(nèi)部瑕疵多少的程度。翡翠瑕疵雜質(zhì)越少越好,越干凈越好。
裂紋。
行內(nèi)有句俗語:“寧賭色,不賭綹。”是說綹裂在翡翠中的分布狀況很復(fù)雜,很難掌握。一般來說,綹裂的大小及分布形式,只要不穿過顏色的主要部分,對翡翠價值的影響就相對小一些。
體積。
顯而易見,在顏色、透明度、質(zhì)地、凈度、裂紋等因素同等的條件下,體積重量越大,價值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