栗蘑的做法-栗蘑的功效與作用
栗蘑用溫開水泡發(fā)好,用精鹽、味精腌3-5分鐘待用;雞蛋清打成蛋泡,用面粉、干淀粉制成蛋泡糊;炒鍋上火,加油,燒至5成熟,然后將栗蘑粘均蛋泡糊,逐個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瀝盡油裝盤,灑上少許胡椒粉。
栗蘑的種植技術
栗蘑生產(chǎn)基本條件要求
1:溫度,生產(chǎn)溫度范圍16-30,最適溫度22-28。
2:濕度,適宜濕度80-95%。
3:光照,栗蘑生長過程中需較強的散射光,避免陽光直射,光強度200-1000勒克斯。
4:生產(chǎn)場地不得雨澇積水。要求土壤PH值5-6.5,生長過程中所需養(yǎng)分在菌袋生產(chǎn)過程中已配齊。無需再添加養(yǎng)分。
栽培方法
1:選地,露地栽培地勢高、向陽、排灌方便的地塊,適宜砂質(zhì)土壤,有粗砂粒更好。為防止雜菌侵染,最好選新開的生地,地塊土質(zhì)過肥、過細、過粘都不好。
2:栽培床的準備,栽培床應安排東西走向,長2.5-3米,寬0.45-0.55米,深0.25-0.35米,床間距0.8-1米為宜。栽培床挖好后,先灌一次大水,水滲后撒一薄層石灰消毒(見白即可),在石灰粉上再撒一層敵百蟲粉防治地下害蟲。
3:碼放菌袋,完成上述工序后,回填土0.02米,然后排放菌袋,床寬0.45米時碼4行,寬0.55米碼5行,碼放要緊密,橫平豎直。
4:填土包土幫,菌袋碼好后,回填土,超過菌袋0.01米即可,然后用0.5米寬的編織袋沿坑壁四周圍好,并在床面上撒一層小石子,防止栗蘑出土后沾泥土。
5:搭遮陰棚,按栽培床東西向插北高南低的架,搭上塑料和草簾,以調(diào)溫、保濕,防風沙和陽光直射,4月初-9月初為栗蘑生長適期,一般采摘第20天后長第二茬,一年可收獲三茬。每收獲一茬后要澆2-3次大水,水要把菌袋浸透,出菇后按幼菇管理方法進行管理。
采摘標準
當菌柄和傘蓋背面剛出現(xiàn)多孔現(xiàn)象,傘蓋周邊發(fā)黃或發(fā)黑時,應及時采收,采收前2-3天不要澆水。
生產(chǎn)成本及效益核算
菌絲生產(chǎn):每瓶2-3元。
菌袋材料:0.8-1.0元/袋。
場地設施:6-7元/平方米.
產(chǎn)量:0.15-0.25公斤/袋。
產(chǎn)品價格:16-20元/公斤。
效益1.2-1.5元/袋。
開發(fā)前景
山區(qū)農(nóng)戶可利用自家承包果園行間或庭院,在5-9月份適溫時期栽培1-2萬袋,戶年增收1-2萬元??杉涌焐絽^(qū)農(nóng)民致富步伐。
栗蘑的做法
清拌栗蘑
原料:栗蘑干20克、腐竹20克、香菜20克、精鹽適量、味精適量、香油少許;
做法:
1:栗蘑用溫水泡開,用開水氽一下,瀝干水分放涼待用;
2:香菜去葉,梗切段,腐竹切絲與栗蘑絲混合,加精鹽、味精、香油拌勻即成。
軟炸栗蘑
原料:栗蘑30克、雞蛋3個、面粉、淀粉、精鹽5克、香菜3根、味精、花椒油、胡椒粉適量;
做法:
1:栗蘑用溫開水泡發(fā)好,用精鹽、味精腌3-5分鐘待用;
2:雞蛋清打成蛋泡,用面粉、干淀粉制成蛋泡糊;
3:炒鍋上火,加油,燒至5成熟,然后將栗蘑粘均蛋泡糊,逐個下鍋炸至金黃色撈出,瀝盡油裝盤,灑上少許胡椒粉。
栗蘑的功效與作用
栗蘑菇具有極高的醫(yī)療保健功能。據(jù)文獻報導,它有利于大腦發(fā)育,抑制常見的高血壓、糖尿病,抗衰老;
1:較高的鋅含量有利大腦發(fā)育。
2:富含鐵、銅和維他命C,它能預防貧血、壞血并白癜風,防止動脈硬化和腦血栓的發(fā)生。
3:它的硒和鉻含量較高,有保護肝臟、胰臟,預防肝硬化和糖尿病的作用;硒含量高使其還具有防治克山并大骨節(jié)病和某些心臟病的功能。
4:它兼含鈣和維生素D,兩者配合,能有效地防治佝僂玻
5:高含量的維生素E和硒配合,使之能抗衰老、增強記憶力和靈敏度。
6:含有高于所有植物的纖維素,具有防止便秘解毒作用,幫助各種有害物質(zhì)排出體外,使身形輕盈苗條。
7:栗蘑還是引人注目的抗癌藥源,一方面,較高的硒含量有抗御癌腫的作用,尤其是所含栗蘑多糖(Grifolan),以β-葡聚糖(glucan)為主,其中抗癌活性最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