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飲食 > 養(yǎng)生食譜 > 正文

N種養(yǎng)生秘訣 健康度過寒冷冬天

2016-02-22 15:24:26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導語:由于冬天的天氣比較干燥,所以我們要多喝點水,還要適當的做點運動,這樣有利于我們的身心健康,要合理的飲食哦!

N種養(yǎng)生秘訣 健康度過寒冷冬天

N種養(yǎng)生秘訣 健康度過寒冷冬天

銀耳茶:窮人的燕窩湯

銀耳20克,茶葉5克,冰糖20克。先將銀耳洗凈加水與冰糖燉熟,再將茶葉泡5分鐘,取汁對入銀耳湯中,拌勻服用。銀耳具有滋陰潤肺,滋養(yǎng)腸胃,補氣和血,美容嫩膚的功效,因而素有“窮人的燕窩”之美譽。借銀耳之功效,此茶也稱得上當之無愧的“窮人的燕窩湯”。

橘紅茶:潤肺消炎 抗衰老

取橘紅3至6克,先用開水沖泡,再放鍋內隔水蒸20分鐘后服用。每日1劑,隨時食用。此茶不僅有潤肺消炎,理氣止咳之功效,更有清除自由基的抗衰老效果。

姜蘇茶:疏風散寒 抗感冒

生姜、蘇葉各3克。先將生姜切絲,蘇葉洗凈,用開水沖泡10分鐘代茶飲用。每日2劑,上下午各服1劑。具有疏風散寒、理氣和胃之功效??傻钟改c性感冒。

蘿卜茶:理氣開胃 止咳化痰

白蘿卜100克,茶葉5克,食鹽適量。先將白蘿卜洗凈切片煮爛,加少許食鹽,再將茶葉用開水泡5分鐘后倒入蘿卜汁內服用,每日2次,不拘時限。白蘿卜清熱化痰,茶清肺熱。有理氣開胃,止咳化痰之功。

菟絲子茶:補腎防老 促進內分泌

菟絲子15克、地膚子和山藥各10克,水煎飲用。菟絲子可促進內分泌、預防皮膚老化;地膚子清濕熱和濕癢;山藥滋顏。此茶有促進內分泌作用,有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癥或月經量大的女性不宜喝。

桂枝杏仁陳皮茶:專治鼻塞咳嗽

桂枝4克,杏仁5克,陳皮5克,生姜3片,大棗10枚,綠茶5克。開水沖服。受寒、鼻塞、咳嗽,可飲用。

冬季養(yǎng)生不可缺少的10方案:

◎ 多吃高熱量,御寒食品

寒冬的飲食原則,一是要有豐富、足夠的營養(yǎng),熱量要充足;二是食物應該是溫熱性的,有助保護人體的陰氣。在這一理論指導下,中醫(yī)歸納了一些御寒食品,例如:肉類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雞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蔥、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龍眼、栗子、大棗、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既補充足夠營養(yǎng),又保護人體陽氣,吃了使身體覺得暖和。

◎ 多吃滋潤食品

冬天雖然清爽,但是太過干燥了。當天氣的濕度只有22%的時候,難免會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別容易引起咳嗽,而這類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療方法也是以潤為主??傊?,冬天干燥之際,任何人都宜“潤一潤”,如吃些煲老糖水、胡蘿卜馬蹄水、川貝燉蘋果等。

◎ 注重食補

為了增強體質,許多人往往習慣于在冬令時服用些補品。人參、鹿茸、阿膠、黃芪之類固然對人各有益處,但如果服用不當就常會帶來一些副作用,而適當地進行食補,既經濟實惠又沒有副作用。所以,冬令進補養(yǎng)生首先應遵循“藥補不如食補”的原則。

◎ 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為腎經旺盛之時,腎主咸、心主苦,從我國醫(yī)學五行理論來說,咸勝苦,腎水克心水,若咸味多,就會使本來就偏亢的腎水更亢,從而使心陽的力量減弱,所以,應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陽,這樣就能抵御過亢的腎水。

冬季吃點火鍋好,因為吃火鍋能溫補人體陽氣。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因為此類食物屬陽,易使脾胃之陽受損。但臟腑熱盛、上火或發(fā)燒時,可適當吃些冷食,但不宜過多、過量,以防損傷脾胃。此外,冬季飲食對正常人來說,應當遵循“秋冬養(yǎng)陽”的原則,多食用滋陰潛陽、熱量較高的食物,如藕、木耳、胡椒等,為了避免維生素缺乏,還應多吃些新鮮蔬菜和水果。

◎ 多吃含無機鹽的根莖類蔬菜

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的缺少有關,冬季應多攝取有根莖的蔬菜,如胡蘿卜、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為蔬菜的根莖里所含無機鹽較多,食鹽對人體御寒很重要,可使人體產熱功能增強。鈣在人體內含量多少可直接影響人體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和興奮性,補充鈣可提高機體御寒能力,含鈣較多的食物有蝦皮、牡蠣、花生、蛤蜊、牛奶等。

◎ 多吃含維生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維生素A 、維生素B2、維生素C 的食物,寒冷氣候使人體氧化功能加強,機體維生素代謝也會發(fā)生明顯變化。飲食中要及時補充維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發(fā)生,維生素B2 主要存在于動物肝臟、雞蛋、牛奶、豆類等食物中;維生素A 能增強人體的耐寒力,可多吃些動物肝臟、胡蘿卜、南瓜、白薯;維生素C 可提高人體對寒冷的適應能力,對防治感冒、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心腦血管疾病有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應多攝取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白菜、油菜、菠菜、胡蘿卜、豆芽以及柑橘、獼猴桃等。

轉載申明:360常識網,歡迎分享,轉載請注明出處!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