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月子雞湯如何制作呢
2017-07-10 18:41:23 來源:360常識網
熱度: ℃
導語: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有不少的產婦,在生產過后坐月子期間都會喝一些雞湯,豬骨湯,還有豬蹄湯,不僅是起到下奶通乳的功效,有不少的小孩
日常生活中我們都會看到有不少的產婦,在生產過后坐月子期間都會喝一些雞湯,豬骨湯,還有豬蹄湯,不僅是起到下奶通乳的功效,有不少的小孩子在月子期間吃不飽,總是因為孩子逐漸的身體長大變得食欲越來越大,讓媽媽們的身體因為奶水過少,引起氣血不調,月子期間應該吃一些有營養(yǎng)的食物,那么這一道燉月子雞湯的做法是怎樣的又該如何制作呢?
產婦由于分娩時出血多,加上出汗、腰酸、腹痛,非常耗損體力,氣血、筋骨都很虛弱,這時候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需要一段時間的調補,因此產后必須坐月子才能恢復健康。坐月子的目的是在這段期間內作適度的運動與休養(yǎng)、恰當?shù)氖逞a與食療,能使子宮恢復生產前的大小,氣血經過調理也都能恢復,甚至比以前更好,也就將不好的體質在這段時間慢慢改變過來。
原料:
黃芪50克,枸杞15克,紅棗10個,母雞1只(1000克左右),生姜2片,鹽、米酒適量。
做法:
1、黃芪、枸杞、姜片放濾袋內,母雞洗凈,汆燙、沖涼、切塊,與紅棗一起放鍋內。加入清水,小火燉燜1小時后加鹽、米酒即可食用。
說明:
黃芪可補氣健脾、益肺止汗,民間常用于治療產后乳汁缺少,又可補虛固表,治療產后虛汗癥。母雞性味甘溫,能溫中健脾、補益氣血。此湯適用產后體虛、面色萎黃、乳汁過少、易出虛汗等癥。需要注意的是,黃芪燉雞湯宜在產后5~7天后食用。
在做月的這個期間很多的媽媽們,對于身體方面的護理并不是很看重,往往就是烙下月子病根的主要因素和主要禍首,以上這一道燉月子雞湯,既可以豐乳又可以讓乳汁過少的媽媽們恢復身體,同時又可以滋補氣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