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雜湯的做法 羊雜湯怎么做正宗
冬日寒風(fēng)凜冽的日子,相信沒有什么比一碗羊雜湯更能讓人身心舒暢,寒意盡消的了。羊雜包含了羊身上的各種營養(yǎng)食材,所以羊雜湯的食用價值極高。羊雜湯的做法很多,簡單易學(xué),是一道適合在家中制作的養(yǎng)生湯,在冬季買些羊雜回去燉湯給家人喝,補身又驅(qū)寒。
一、羊雜湯的做法一
食材準(zhǔn)備:羊雜,姜,蔥,料酒,鹽。
方法步驟:
1、將羊雜洗凈后焯水,再用冷水沖洗;
2、鍋內(nèi)換水,重新放入羊雜大火燒開;
3、撇去浮沫,湯清后加姜片,蔥,料酒,熬制一小時;
4、待湯熬白后加適量鹽調(diào)味即可。
二、羊雜湯的做法二
食材準(zhǔn)備:羊頭肉800克,羊肺,羊肥腸,羊心,羊肚,香菜,大蔥,姜,大蒜,鹽、味精、胡椒粉、料酒、醋各適量。
方法步驟:
1、把羊肺氣管灌入清水,沖水使肺內(nèi)污液倒出,反復(fù)多次,至羊肺色白,用刀在每葉肺上橫、直劃一刀,深入一半。擠出液水,用水沖一下,下鍋“出水”,煮開,去血沫,洗凈,切成4厘米長、2.5厘米寬的長方塊,再入鍋煮幾分鐘,用清水泡上待用;
2、將羊大腸、羊肚加鹽揉搓,去黏液及肚油雜質(zhì)等,放入開水鍋中煮幾分鐘;
3、羊肚刮去白液,將羊腸切成2厘米長的段,羊肚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塊;羊心剖開,除盡血污,入鍋煮幾分鐘后撈出切片;
4、羊頭除去毛,入開水鍋煮10分鐘撈出,去盡頭骨,拆下羊臉、舌、耳朵,羊頭肉切成5厘米長、2.5厘米寬的塊,耳朵、羊舌切薄片;
5、將各種羊雜、蔥結(jié),姜塊等放在沙鍋內(nèi),加清水燒開,去浮沫,加黃酒,加蓋用小火燜燒3小時;
6、去姜、蔥,加鹽、胡椒粉、蔥花、姜末、蒜泥、香菜即可。
三、羊雜湯的做法三
食材準(zhǔn)備:羊雜500克,鯽魚250克,生姜,蔥,胡椒粉,料酒,鹽,豬油,花椒面,白醋,白味豆腐乳汁,豆腐乳,味精,香菜,芝麻,花生碎,香油,蔥花。
方法步驟:
1、將鯽魚去鱗,內(nèi)臟后洗凈瀝干;
2、蔥打結(jié),姜切片,將羊雜洗凈焯水瀝干;
3、羊雜用花椒粉,料酒,鹽腌制半小時左右;
4、把腌好的羊雜再次焯水洗凈瀝干;
5、起鍋放豬油,下蔥,姜爆香;
6、中小火,下鯽魚煎兩面金黃后加水和料酒,胡椒煮10分鐘;
7、用鏟子將鯽魚鏟碎,放白醋,煮半小時左右用濾勺濾掉鯽魚;
8、將清洗好的羊雜放入湯中,煲一小時左右;
9、取碗,放豆腐乳,蔥花,香菜,芝麻,花生,香油,香菜;
10、待羊雜湯好后盛入碗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