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上流傳著一段笑話,說是從吵架的頻率上就可以看出男女雙方的關(guān)系達到了什么地步。兩三個月才發(fā)生一次爭吵的那是剛剛認識的小情侶,兩三個星期斗一次嘴的那是已經(jīng)進入熱戀之后的男女朋友,兩到三天就互相爭吵一次的那是結(jié)婚才幾年的小夫妻,一天就吵個兩三回的基本上是已經(jīng)是在一塊兒過日子過了蠻久的老夫老妻,要真是男女雙方安靜到一天都不吵了,那估計也差不多快離婚了。
從吵架的頻率看出男女雙方的婚戀關(guān)系
在愛情進行時中,獅吼頻率和獅吼級別往往會隨著關(guān)系的進展而發(fā)生相應(yīng)的變化。剛開始認識那陣子,都為了給對方留下好印象,就算有什么不樂意了,怎么著也還是端著笑臉,把氣往自己肚子里咽了。即便是要說對方的不是,也是盡量繞著彎子,搭地鐵再換上幾輛公車才直奔主題。所以就算是吵,這火候也是溫吞吞的,感受不到什么獅吼力量。慢慢地,關(guān)系確定了,彼此熟悉了,看著不順眼的也就一吐為快了,對方聽著不爽也開始奮起而攻之了。隨后么,吹胡子瞪眼睛的,嗓門吼得越發(fā)嘹亮起來。再后來,吵著吵著習(xí)慣成自然了,原先還需要某個理由來吵吵,后來連理由都不需要了,由著某個莫名其妙的事情,連珠炮似的吵著吵著把七大爺、八大姑也一帶吵了進來。等結(jié)束了獅吼,有的時候竟然想不起來為什么吼起來的了。
誰先獅吼誰先收工
誰先發(fā)出那第一聲的獅吼,這一點還是蠻重要的。因為這涉及到在這場戰(zhàn)爭中,誰是主動方,誰是被動方。通常主動方總是需要有一個原因作為獅吼的動力,不管是涉及到道德層面的大事,還是關(guān)于晚餐是吃米飯還是吃面條的芝麻綠豆小事,挑起的一方必須抓住那個點深發(fā)下去,才能進行一連串的炮轟。力總是有反作用力的,所以被動方在接受了一頓獅吼之后,終于不甘示弱,也氣運丹田,回吼一番。這頓回吼無疑是加深了主動方的憤怒,隨之發(fā)起新一輪更猛烈的攻勢。就這樣,兩人你來我往,獅吼音調(diào)相互飆高,飆到夾雜著些顫音,飆到噴灑些許淚花,直至飆到聲音沙啞,精疲力竭。
獅吼的最后,總是有一方需要先收工,否則就會沒完沒了,不僅傷了感情還傷了身體。所以在獅吼的同時,腦子還是得保持半分清醒。有的時候,獅吼的主動方不是真的因為某個原因本身而對對方發(fā)功,往往會摻雜著心情不爽、生理周期等諸多理由,正好借著這頓吵,把心中廢氣全部宣泄出來。所以及時收工,才能慢慢地挽回局面,恢復(fù)平靜。
說起這獅吼收工的過程也頗為講究,而且得常換常新方能見效。一位女性朋友老愛挑事跟老公吵架,一開始以不理不睬、生悶氣的方式結(jié)束戰(zhàn)爭,老公趕緊上前討好,又哄又親才化解敵意。漸漸地,生悶氣不起作用了,老公也躲到一邊生悶氣了,于是這位美眉改變戰(zhàn)略,稀里嘩啦哭起來。老公立生憐愛之意,上前賠罪,才雨過天晴。再后來,眼淚也慢慢不起作用了。見慣了催淚招的老公也仍舊在一旁氣呼呼地不愿搭理,于是這位美眉只能先擦干了眼淚,然后另外想個招數(shù),找個臺階化解這段河?xùn)|獅吼了。
獅吼的技巧
做任何事情都得有分寸,獅吼也是如此。人在氣頭上,難免會說出些不經(jīng)過大腦的話:吵著吵著,難聽的字眼就冒出來了;吵著吵著,把對方的家人連帶卷進來了;再吵著吵著,分手、離婚這樣的敏感字眼兒也跟著蹦出來了。所以,河?xùn)|獅吼的時候,有些原則性的東西還是得牢牢控制住,否則一不當心,就真地把對方傷害了。這傷害往往還刻下了烙印,待到下次爭吵的時候這個烙印便又加深了。漸漸地,越來越深的烙印就讓彼此疏遠了。所以,真不能小看吵架這點事。
有的人可能以為用高音量的獅吼就可以有效率地震住對方,改變對方。但是就像小孩有逆反心理一樣,對方在嚴厲的指責和謾罵之后,非但不一定接受你的意見,反而抵觸情緒加深,也跟著吼出了你的不是和他的不滿。所以,如果是為了解決問題的話,開大音量的河?xùn)|獅吼并非惟一的解決方式,如何控制起伏,突出重點,然后再加上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的技術(shù)性處理,這架才能吵得達到目的。
認識一對感情很好的夫妻,他們有個家庭原則,就是如果吵架的話,就一定要牽著對方的手看著對方的眼睛吵。這樣一來,看到對方憤恨的樣子不禁也聯(lián)想到了自己憤恨的樣子,那扭曲的面孔和唾沫橫飛的模樣實在有損形象,所以吵到后來,兩人就一起歇戰(zhàn),一笑了之了。兩個人總是手牽著手,再怎么吵也不會出現(xiàn)從吵架演變成家庭暴力的情況,這樣一來,氣氛漸漸緩和,音量慢慢放低,吵到后來互相理解,互相安慰,跟著還甜言蜜語起來。
所以,愛侶之間,隨隨便便一頓吼絕對不是明智之舉。吵架有技巧,斗嘴有高招,獅吼的同時,要懂得在這其間尋找樂趣,在這其間感受熱鬧。斗智斗勇之后既解決了關(guān)鍵問題,還讓感情越吵越好,這才是最高的獅吼境界。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360常識大全網(wǎng) http://redwood-bank.com/